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中國文化的展望,團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gemeinschaft society),另一個叫做聯組社會(gesellschaft society)。所謂通體社會,是通體相關的、比較小單位的、聯絡密切的社群。這種社群是以意志之協同為基礎的,並且是建立於其中分子的和諧關係之上的,同時又是依社習(folkways)'14'、基德(mores)'15'和宗教而發展,而得到尊榮。所謂聯組社會是比較大單位的,無關特定人身的,及由無歷史關係和各不相屬的片斷聯組而成的社會。這種社會的結合系以理知為基礎,並且建立於約定和協議之上。在通體社會里,人同人間的關係之本身就是一個目的;其中各個分子之間期必有親密的關係,而且裡面的行為規範是傳統性質的。這也就是說,通體社會的行為是以已經確立且為大家視為當然的規範為依據。可是,在聯組社會里,各個分子及其間的關係是工具性的;行為的相互影響是超出特定人身以外的;情感是可以配給的;各人對於彼此的特別情況不太明瞭;行為規範與其說是傳統式的,毋寧說是以理智為歸依的。

通體社會和聯組社會各有各的特徵。為了易於瞭解起見,我們現在把

二者各有的特徵列一個表對照出來:

通體社會←

聯組社會←

向極的記述輻輳向極的記述輻輳

特殊主義的普遍主義的

感情用事的感情中立的

功能普化的功能專化的

傳統主義的理智主義的

家族中心的契約中心的

神聖化的俗世化的

固執成見的不固執成見的

無所為而為的有所為而為的

我們在這裡是把通體社會和聯組社會當做記述的和分析的兩種區別。我們把這兩種區別作為彼此相反的社會理構型模(ideal types)'17'。嚴格地說,通體社會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聯組社會在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是說,在實際上沒有一個社會是百分之百地為一通體社會,也沒有一個社會是百分之百地為一聯組社會。不過,有的社會的通體性大於聯組性,而另外有的社會的聯組性大於通體性。上列圖表裡的中線代表這兩種社會之人為的劃分。為了概念化之易於清楚進行,我們把通體社會當做一極,把聯組社會當做另一極。我們又把趨向於通體社會的那些特徵聚集在一個極,把趨向於聯組社會的那些特徵聚集在另一個極。二極的特徵兩相對照,它們的理構差別可以一目瞭然。這樣一來,不同社會的實際差別也可以分開裝進兩邊,像雞裝進一個籠裡,鴨裝進另一個籠裡似的。

在未開發的、未工業化的和未城市化的生產團體裡,一切社會活動與勞力的絕大部分被食物生產的事項所吸收。這麼一來,文娛活動勢必不能大量發展,而且文化水平長期停留在文字前期的階段。這樣的社會自然趨向於成為通體社會。這種社會的成員之間的關係常為血緣關係,或鄰居關係。在這種社會里,各分子之間常能“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而且前後左右的人不是“伯伯”、“叔叔”,就是“大哥”、“大嫂”。所以,這種社會最能滿足其中分子認同的要求。可是,在這種社會里,感情的牽連特別大,而且風俗、習慣,以及一家一人的成敗對人的拘束力也特別大。於是,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對人的效力也特別強。所以,在這種社會里,法律是陌生的東西,邏輯的思考更是格格不入,成規定俗是統治一切的天經地義。因此,讀書即是讀經。

可是,一旦工業化開始,大規模的辦事制度必須取代此前的私相授受和隨便搞搞。於是,特定的人際關係不能維持了。家庭工業、手藝等等生產單位也無法不在合理化的經濟應迫之前被大規模的生產單位替代。雖然,相同的牆腳下不一定長住相同的花草;但是牆腳拆掉了,原有的花草確實失去了依附。社會的基層變了,社會的制度,甚至於一般的想法,也不能不跟著作某種程度和某種形態的調整,或作某些方式的適應。於是,原有的通體社會或快或慢地成了歷史陳跡,代之而起的是聯組社會。傳統的中國社會是一種什麼社會呢?在基本上它毋寧是通體社會。

這種社會的特徵簡直瀰漫全國。但是,這並非說傳統的中國社會里完全沒有聯組社會。至少,以官辦制度(bureaucracy)作組織原理的社會是聯組社會。不過,在傳統中國,這樣的社會,實在是飄浮在通體社會海洋裡的小舟而已。通體社會的特徵幾乎籠罩著並且滲透到所有的聯組社會。通體社會和聯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