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中國文化的展望,團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一界域裡,生物的因素與文化的因素交混起來滋衍出生物文化的行為。例如,男女間的純性行為是生物邏輯的。在教堂做禮拜是文化層面的事。在教堂舉行結婚禮則是“生物文化”的行為。從物理層面中間經過物理生物界域到生物層面,從生物層面中間經過生物文化界域到文化層面,是一長期演變的歷程。生物層面的律則有異於物理層面的律則。文化層面的律則有異於生物層面的律則。這些層面可以分開來述說,但在實際上它們不能完全劃分開。這些層面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作一個圖解表示出來:

文化層面

生物層面

物理層面

生物文化層面

物理生物層面

構成文化的原料是千殊萬別的。有些原料很古舊;有些已經瀕臨死亡;有些雖老但還是很有活力;有些在往昔從別地藉來,至於來自何處則早已淡忘;有些浮動於一時,有些則根深蒂固。文化原料中之屬乎觀念和價值方面的,可以形變為政策,可以形變為哲學材料,可以塑成人生觀,可以形之於正氣歌,可以表現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可以特定化而為十字軍精神,捨身救世,也可以表現在切腹自殺方面。

除了前面所說的種種以外,我們要認識文化的功能,比較容易入手的方法是將文化看做某一群體生活的整合模式,或一個社會整合的程式。人要能聚群而生,在價值觀念或行為模式上大家必須有公認而且共守的“整合”模式。這樣,人與人間才能打交道,才能預料期待的結果。於是,社會秩序才能建立。社會秩序建立起來了,人與人間才有安全感。人與人間有安全感,社會團結才有可能。如果不然,那末一定導向社會崩解。比如說,張家少爺準備娶李家小姐。兩家在五月端陽節約定明年正月初十男娶女嫁。在這中間的一段時間,男女雙方各各籌辦大事。到了明年正月初十,不成問題,女方的李小姐被用轎子抬往男方完成大事。這裡所說的“不成問題”,就預先涵蘊了一個經歷長久時期建立起來的並且經社會公認的有關婚事之“整合”模式。就中國文化來說,愈是在文字前期的鄉村社會里,這類整合模式愈硬性:在中國文化基型尚未崩解以前,鄉村裡的婚姻關係要解除,在風俗習慣上是一件難事。在這種氛圍裡,有所謂“指腹為婚”,有所謂“一言定終身”。就剛才所舉的例子來說,如果到了正月初十李家準備把小姐用轎子抬到男家去完婚,但是站在男家禮堂中的卻已經是趙小姐,那末受到這種死刑式羞辱打擊的李小姐,只有“鑽地洞”了。這一例子說明,在任何文化中一個個的人在一個複雜的社會群體中被各種各樣的方式聯絡起來。而在這樣的聯絡中,個人與個人間的社會關係便以各種不同的程度被限定了。

。 想看書來

一 家(1)

一部《紅樓夢》,現在有些人說它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也有些人對它不感興趣。的確,現在一般青年男女對於那部作品裡的生活情調是難以領會的。尤其是在群集社會(mass society)里長大的青年,對於賈寶玉和林黛玉式的委婉、含蓄而又軟性的愛情,簡直難以想象。從前中國人談愛是以情為主調;現在一般人談愛是以性為中心。彼此之間的文化鴻溝是這麼大,怎會容易瞭解呢?同樣,對於一部作品,怎能有相同的感觸呢?

如我們常見的,同樣一本書,有人看了說“好”,另外人看了可能說“不好”。即令一本書的好壞有它的“內在絕對價值”,而且許多人的確有這種真實的感覺;可是,如果我們要訂立一條普遍的評准以便在“好書”和“不好的書”之間劃一條客觀的界線,即令不是不可能,也將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當著人們辯論一本書的好壞時,大都忘記了自己。在目前這個地球上,許多人忘記了自己。愛管別人的尤其健忘了他自己。愈是愛管別人的人,愈是愛健忘了他自己。跟人辯論一本書的好壞的人忘記了自己的什麼呢?他們忘記了自己頭腦裡裝的東西。他們不曾自反到,無論他們評論哪本書的好壞,都是從他們在讀那本書以前自己既得的知識之深淺、感情偏向、價值觀念、實際的需要,甚至於時髦或風尚出發的。而這些條件各個人或各個群體在各個時代都是多少有所不同的。因此,他們閱讀同一本書以後,所作判斷很可能各不相同。在閱讀同一本書時構成不同判斷的上列諸條件之總和,我叫做閱讀基線(reading base line)。依照這一定義我們知道閱讀基線是相對的。這也就是說,當而且只當我們閱讀時,我們提出閱讀基線,才有意義可言。如果一個人像原始澳洲人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其實,我們認識很久了

做白日夢的時候

8010媽媽向前衝

尋找山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