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曾經,不言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下去,便知男生是為另一個學生而死。另一個學生,該怎樣稱呼呢?樣貌娟好如女子,但字幕卻用he,該是男生,但名字以KO收尾,是什麼什麼子,又當是女子了,可是另一分明是女子的學生又替他人工呼吸,再偷偷吻他,一片戀慕之情,又分明是男子,又可是,另一男生為他而死,論理當是女子。
於是我問左面的人,黑暗中不辨性別,他/她說:“是女,你看,字幕說那投湖男生是love him而不是like him。”“何以用him?”“印錯!”“會不會投河的原來是個女?”“那也說不定,總之是一男一女。”
我問右面的人,他/她說:“如果他是男,那投湖的與他同性戀,如果是女,人工呼吸那個才是同性戀,總之他一定是雙性戀。”
我問前面的人,他/她說:“這問題我也在想,按道理,男子沒理由為另一男子自殺,女子又斷沒理由溫柔地吻另一女子,即使同性戀,也斷沒理由是學生所為。”
我問後面的人,他/她說:“是男是女與你何干?你來問戲還是看戲?”
我原想分辨,不問明白又怎麼看?是同性戀我便當同性戀來看,是異性戀我會當異性戀來看,各有各感*彩。可是我又在黑暗中答自己:“總之他她愛她他,就是了。”
後來拿著電影本事到洗手間偷窺,才知角色全都是男子,但演員卻統統女扮男,又刻意露出女兒態,用女子名字,有心擾亂視聽。
其實安排在世紀末,發生在不大明人情事理混沌初開的小男生身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這樣,那份感情才可與片中純淨的環境和諧共存。
。 想看書來
歷史的陰影——大英博物館一行
我們反覆想著美醜問題,便來到大英博物館。
大部分民族國家都要說自己大。所以中國是文明古老大國,天朝大國,英國縱然只大如中國一個省,因為殖民地曾經比本土還要大,也就在Britain前面加上一個Great字。大英博物館蘊藏大量文明古國的文物,有好幾具埃及乾屍,人類木乃伊,貓狗木乃伊,蛇鼠鱷魚木乃伊。自然也少不了中國。由商朝到清,送也送不了這麼多,當然是掠奪回來的。我們還得感謝大英帝國呢!好好儲存這些碗碗碟碟,在原產地,或者命中註定每隔十年就有人大發神經亂摔亂擲,拿古玩來出氣。
我看見商朝銅器,一件件造得十分細緻奢侈,而且是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的器具了,有點不忍心,說:“你看,差不多四千年前就造出這個。”他便迫不及待醜陋的中國人起來:“你看你,動不動就幾千年文化之類,中國人就是自大,不肯認低,日本人肯學,不怕外求,於是就富強起來。”
其實,我只是想說商朝已經將一把刀一個碗造得華麗奢侈,怎麼今天竟然又變得粗暴原始呢?其實我只是想說,古老的碗碗碟碟以外,我們怎麼一無所有?誰知他已來不及掌摑國貨了。
或者我們應該離開這個佈滿木乃伊和古物的博物館,古老的文明有什麼好?四大文明古國一個個藏身博物館內,假借別人的國度來炫耀。歷史又有什麼好?不見得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挑揭從前荒謬的一頁。評論家都說,從歷史軌跡看,失去民心的政府必會覆亡。於是,歷史就是一場等待,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年。評論家不知道呢,我們從前讀歷史課,揭幾頁便一個朝代了,猶不知當中壓死了多少生命。如今我們這一課還要上多久?
或者我們應該走出這個博物館。在大英建築的窗框上,有歷史的陰影壓下來,壓痛我們,我們要走。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逍遙遊
去年在中國內地旅遊兩星期,又因證件被竊,在廣州無端逗留一星期,過香港海關時已有回鄉感覺,在九廣電氣化鐵路上見一草一屋,已經大叫好好好。繁榮雖然是一個抽象的字眼,肉眼卻還可以看得出來。
今年從法國回來,飛機在日間擦過深水埗大角咀,九龍城等襤褸的天台,和巴黎滿布危樓的光景差不多,心情自又平靜幾分。前前後後的英人、法人,很多不同國籍的人都驚歎,飛機貼著九龍城的天線,樓房隨時如積木般給拉倒。我想對他們說:這就是香港,不太安全,也不一定最好,始終還是回來了。
大抵這就是外遊的意義之一,自不同地方回來,有些文明富有,有些原始落後,故有時慶幸生於香港,有時覺得不外如是;就在離港的日子考驗對這地方的忠誠(思念總在分手後)。就讓出入境手續加強“我回來了”的感覺,讓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