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部分,補天裂,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律風”,話說了很多很多,已經口乾舌燥。對方把線路結束通話了,他只好嘆息著,掛上了話筒。他朝院子裡站在荒草叢中的阿寬看了一眼,又是一聲嘆息。轉過身去,蹣跚地走向樓梯。
翰園接連不斷的巨大變故使老牧師遭受了有生以來最沉重的打擊。他那脆弱的心臟好幾次瀕臨衰竭,恍恍惚惚地到另一個世界轉了好幾道,卻都又奇蹟般地活過來了。據阿寬說,那是因為那打素醫院的醫生搶救得及時,他們整日整夜地守在牧師的病床前,用高明的醫術把他起死回生。對此,林若翰當然感激不盡,但他更堅信,挽救他的生命的是上帝,醫生只不過是上帝的手。現在還不到上帝召喚他歸去的時候,無論天堂還是地獄裡都沒有他的位置,上帝把他送回了人間。經歷過幾次死亡,老牧師的心境反而越來越平淡了,想想自己過去的急功近利,彷彿已是前世的事。唇槍舌劍的定界談判,和勘測人員一起丈量土地,那是牧師該做的事情嗎?為了一個太平紳士的虛銜,自己竟然那麼狂熱地去苦苦追求,噩夢醒來卻是一場空。今年元旦,總督新任命了一批太平紳士,自然是不會有他林若翰了。當他看到報紙上公佈的太平紳士名單,心裡倒也坦然。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無須去追求,沒有渴望,也就沒有失望。自己什麼都不是,還是一名牧師,還是上帝的僕人,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這就足夠了,難道不比那些如過眼煙雲的官職和權位更質樸、更永恆嗎?當年威震世界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最終一敗塗地,隻身被放逐到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上,他在臨死之前說過一段至為真誠的話:“我曾經率領過百萬雄師,可現在連一兵一卒都沒有了;”我曾橫掃三大洲,建立雄霸天下的大帝國,可如今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我遠比不上拿撒勒的木匠之子耶穌基督,他沒有一兵一卒,也沒有佔領過分寸土地,可是,他的國家卻建立在人心裡,他已經贏得了千千萬萬的心靈,使他們心甘情願為他犧牲,為他服務,並且把他的福音傳遍天下……“
老牧師看破了一切浮華虛幻,重新回到原來的位子上,一心一意地侍奉自己的主,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去解救多災多難的人類。
而這個世界上,不幸的人太多了,現在迫切需要他來解救的,是他的女兒倚闌和那個還沒有出世的小生命,還有一言難盡的易君恕。
林若翰在花甲之年突遭橫禍,自易君恕始。如果沒有1898年夏天的北京之行,如果沒有在譚嗣同的莽蒼蒼齋與這個鋒芒畢露的年輕人的邂逅,如果沒有在馬家鋪火車站的再度重逢,也就沒有了後來的一切。可是,已經走過的歷史又怎麼能夠重寫呢?畢竟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易君恕避難香港,卻又捲進了抗英暴動,這一次無可逃遁了,他害了自己,也害了林若翰和倚闌。易君恕是林若翰平生最賞識的年輕人,最親密的忘年之交,卻又是毀了他的全家、幾乎置他於死地的禍根!他曾經在盛怒之下詛咒易君恕的忘恩負義,不可遏止地要向港府告發易君恕逃亡的線索,但終於又沒有邁出那一步,被倚闌阻止了。其實阻止他的不是倚闌,而是基督的聲音。主說:“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思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人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基督寬闊的胸懷使林若翰感到慚愧。以往他所給予易君恕的一切救助,都是基督徒的本分,難道指望對方償還嗎?何況身處危難之中的易君恕不但無力償還,而且仍然需要他的救助。“要愛仇敵”,“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縱使易君恕辜負了他,他也不能放棄自己的使命。更有甚者,那個“忘恩和作惡”的“仇敵”,正是女兒倚闌的所愛,她的腹中正孕育著易君恕的骨血,將愛與恨、親與仇揉作一團,血緣難斷,情緣難離!為了女兒,為了那個尚未出世的小生命,老牧師拋卻前嫌,又在為易君恕奔波,要把他從死神的手中再一次奪回來……
他步履艱難地上了樓,朝女兒的房間走去。
倚闌已經臨近分娩,往日的娉婷少女如今步履蹣跚,沉重的負擔使她連呼吸都感到困難。正是需要有人照拂的時候,她的身邊卻再也看不到阿惠,那個克勤克儉、任勞任怨的女傭再也不會回到“翰園”了。
此刻,倚闌仰臥在床上,隆起的腹部隨著急促的呼吸而起伏。她的雙手捧著一個還沒有開啟的中式信封,兩眼悽楚地凝視著。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