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部分,補天裂,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購來的步槍、駁殼槍和特製的雙刃匕首,其餘人員則腰挎大刀,肩扛長矛。另有數十名壯丁,用木架抬著七支抬槍,三十名彈藥隊在後跟隨,這是鄉民們視若珍寶的重型武器。
易君恕和鄧菁士、鄧伯雄、鄧儀石、鄧植亭、鄧芳卿、文湛全、文禮堂、廖雲谷、彭少垣、侯翰階等太平公局的首領走在隊伍的前頭,簇擁著中間一頂轎子,年愈九旬的鄧氏族長九公,皓首銀鬚,長袍馬褂,顫巍巍坐在轎中,由兒孫們抬著親赴青山灣。此去前景如何,誰也不能預料。也許鄉民義感方儒,收兵回師;也許冰炭不容,一觸即發,釀成一場血戰!
隊伍默默地行進,只聽得轎杆聲咿呀,腳步聲沙沙……
青山灣,新安大陸部分的西南邊陲,一片天然避風良港,青山、九徑山左右雙峰夾峙,屯門雄踞其間,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人文薈萃勝境,兵家必爭之地。據故老相傳,早在南北朝時代,有“杯渡禪師”以木杯渡河而來,在此修煉,因此青山又名“杯渡山”;此山絕頂,石壁之上,有“高山第一”四個大字,落款“退之”,系唐代文豪韓愈手跡,由北宋熙寧進士、錦田鄧氏四世祖鄧符協勾摹刊刻於此,平添千古佳話。明正德年間,葡萄牙武裝艦船從大西洋遠道而來,在此佔據海島,設營立寨,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嘉靖元年,廣東海道副使汪釒宏親督師船,聯合鄉丁、團練與敵激戰,生擒葡萄牙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級,大獲全勝,是為中國軍民抗擊西方殖民主義武裝侵略之始,大海作證,青山為憑。
歲月悠悠,往事千年,青山灣閱盡人間榮辱興亡、苦難滄桑……
黎明時分,茫茫海面上,一艘鐵甲戰艦披著晨曦疾駛而來,主桅上高懸大清國黃龍旗,船頭左右舷都標著醒目的兩個大字:“廣丙”。當年朝廷透過擔任大清總稅務司的英人赫德,以八十萬兩白銀之價,從英國購得“廣甲”、“廣乙”、“廣丙”三艘戰艦,其中“廣丙”號駐防大鵬協,巡防東涌至九龍寨城一帶。此番戰艦西行,系奉兩廣總督譚鍾麟之命,前往彈壓新安“亂民”。
“廣丙”號前甲板上,巍然佇立著大鵬協右營守備方儒,他頭戴纓盔,身披鎧甲,腰挎戰刀,威風凜凜。按大清軍制,綠營兵在省設標,標下設協,協下設營,營下設汛,營一級由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分別統領。方儒位在都司之下、千總之上,只不過是一名中下級軍官;但九龍寨城地處邊陲軍事要塞,分領營兵的守備也就非同小可,對於草芥小民的威懾力更是可想而知。
巍巍青山撲面而來,戰艦降低航速,鳴響汽笛,徐徐駛進海灣,準備靠岸,在此登陸。
“大人,請看!”侍立在方儒身旁的傳令兵突然指著前方,說道,“海岸上是些什麼人?”
“嗯?”方儒不以為意,從傳令兵手中接過單筒望遠鏡,舉目望去,只見青山灣邊,密密麻麻排開一彪人馬,數百上千也不止,卻都是農夫裝束,手持快槍、長矛,嚴整肅立。隊伍的旁邊,還有一些當地村民,多系老弱婦孺,年邁老人拄著柺杖,年輕婦女攜男抱女,也紛紛從附近的村莊圍攏來,慌慌地注視著突然開來的鐵甲戰艦,山村漁港都為之轟動了。兩岸邊的武裝鄉民,則任憑周圍人聲嘈雜,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面向戰艦肅立,紋絲不動。
方儒不禁吃了一驚。他早就聽說新安民風強悍,一向好勇尚武,如今又乘中、英交涉租借地之機,要聚眾鬧事,一見之下,果知此言不虛。而民間武裝竟然集合上千人馬,且擁有快槍裝備,卻又出乎他的意料!不過。轉而又想,農夫畢竟是農夫,慣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土裡刨食,未曾受過嚴格訓練,在正規水師面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無須動武,只憑赫赫軍威也足以把他們嚇退,算得了什麼?
“傳我的命令,”方儒放下望遠鏡,說道,“低速前進,準備靠岸,槍炮手各就各位!”
“是!”傳令兵高聲喊道,“低速前進,準備靠岸,槍炮手各就各位!”
頓時,“廣丙”號上腳步聲、軍械聲響成一片,炮手、裝填手奔赴炮位,槍手子彈上膛、刺刀挺鋒,齊集甲板。
戰艦逼近海岸,岸邊密集的人群已經近在眼前,看得十分清晰。鄉民們列隊井然,前面肅立著七八名青壯男子,當是民團首領;而他們中間卻是一位耄耋老者,胸前銀鬚飄飄,手拄龍頭柺杖,顫巍巍站立著,還須旁人攙扶。方儒大惑不解:這些人究竟要做什麼?若要與官兵對抗,竟由如此虛弱的老人來做先鋒,這又是怎樣的打法?
“向他們喊話!”方儒命令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