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補天裂,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切地說,“公使閣下知道了嗎?”

“當然知道,這種事情我應該知道,甚至知道得可能比你還要早些,”竇納樂平靜地說,抬起捏著高腳杯的右手,指了指頭頂的雕花玻璃枝形吊燈,“可是天並沒有塌下來,一切都還和過去一樣!”

“怎麼能說一樣?這裡發生了政變,皇帝被軟禁了,皇太后又重新堂權了,一場本來很有希望的變法失敗了!”林若翰情緒激動起來,那雙藍眼睛閃閃發光,“這個國家剛剛前進了一步,卻又要倒退兩步、三步,甚至更多!”

“在這個世界上,政變每天都可能發生,一些人把權力奪過來,另一些人把權力奪過去,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紫禁城裡的政變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是啊,是他們自己把事情弄壞了!康有為他們年輕氣盛,操之過急,恨不能一夜之間把舊法全部廢棄,而不知道調和新舊之間的關係,我曾經建議他們不要激怒皇太后,可是康有為不但不聽,反而對她採取極端措施,結果是欲速不達,激成劇變!”

“你說得一點不錯,牧師先生。康有為的理想是在中國建立像西方那樣文明、民主的社會,如果真地能夠實現,我們兩國關係也許會有新的發展。但事實是,他沒有做到,他的激進主義失敗了,變法完蛋了。對這應冒險政治家的不幸,我們除了表示無可奈何的一絲同情,還能做些什麼?”

“應該發照會,提出抗議!”林若翰有些失態地揮動著兩手,“英國使館是代表英國政府和大清帝國打交道的,現在這個國家已經沒有了元首,英國應該進行於涉,要求他們恢復皇帝的權力和自由!”

“不,不,牧師先生,”竇納樂呷了一口威士忌,仍然不緊不慢地說,“從他們釋出的詔令來看,皇帝並沒有倒臺,他還是國家元首,只不過‘自願’地接受皇太后的‘慈恩訓政’罷了。作為英國的駐華公使,我考慮所有問題的出發點部只能是英國的利益。威海衛的租借條約已經簽字,香港拓界的《專條》已經在倫敦換約生效,這些,無論中國的政局如何變幻,都不可能推翻,英國的在華利益仍然有切實的保證。所以,我們對於中國的局勢,不必急於作出干涉的舉動,而需要冷靜地觀察……”

“可是,光緒皇帝目前的處境非常危險!”林若翰急切地說,“皇太后本來就準備在天津閱兵時廢黜他,現在這個日程提前了,說不定會把他殺掉!可是他剛滿二十八歲啊,一位奮發有為的青年,一條年輕的生命,太可惜了!”

“我理解你的憐憫之心,牧師先生,”竇納樂點了點頭,卻又反問他,“但你相信皇太后會做這種蠢事嗎?”

“為什麼不會呢?”林若翰憤然說,“她的專橫、殘暴、喜怒無常、為所欲為,使得所有的中國人只要一提到她就不寒而慄。當年她為了篡奪政權而殺害顧命大臣,為了獨攬‘垂簾聽政’之權又毒死了慈安太后,這個人心狠手辣,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是的,要廢黜甚至殺掉一個本來就是由她指定的皇帝,那是很容易的,”竇納樂說,“但這件事在紫禁城裡就可以做到,而根本用不著借天津閱兵的機會大動干戈,她只需要控制皇帝,而不需要殺掉他。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混亂,何況她也不敢做得太過分,害怕引起國際干涉。當然,如果那個老女人真地發了瘋,殺了皇帝,另立新君,並且和英國對抗,我們決不會坐視不顧!但是她不會這樣做,至少目前還沒有這種跡象。所以我們無須對中國的局勢擔心,剛剛我給倫敦發了電報,建議對中國的政策不變。你是我國的僑民,又是我所尊重的前輩,我已經把底牌交給你了,牧師先生!你還有什麼吩咐?”

“沒有了,”林若翰失望地深深嘆息,“完了,全完了!”

“‘全完了’是什麼意思?”竇納樂疲倦的臉上忽然泛起了些許光彩,在談話即將結束之際又對這位沮喪的老人產生了興趣,“哦,我想起來了,你是不是一直在等待皇帝的接見?可惜這已經不可能了。”

林若翰微微一愣,避開了他詢問的目光,垂下了眼瞼。

“我也為你感到遺憾,”竇納樂笑了笑。繼續說,“皇帝在失去自由之前最後一次接見的外國人是伊藤博文。早些時候有訊息說,皇帝可能聘請一至兩名外籍人士做他的顧問,所以伊藤動身來中國之前是有所準備的,如果這位退休的日本首相能在中國擔任皇帝顧問,將為他的政治生涯增添光彩的一筆。但來到中國之後,他似乎又猶豫了,亂哄哄的現實使他對這個顧問之職望而生畏。他是個頗有遠見的人,試想,如果他在政變前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