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各鄉,村長、鄉長拿了指標之後,狠心點的轉過頭去欺壓鄉里,心思善良的,或許能夠庇護鄉親一二……“
周毅在一旁插嘴:“都是鄉里人啊,心思善的員外們,也是土裡刨食的,能有多少收益貼補鄉親?這青苗法實行十幾年了,現如今,心思善的員外幾乎都已被折騰的破產,鄉間只剩下魚肉鄉里。”
時穿催促:“你接著說——既然三月初五、四月初五放貸,那也要秋收之後才回收青苗款吧,怎麼五月初八就開始有人四處催繳。”
王小川回答:“大將,官老爺放貸有任務指標,回收貸款也有指標的,官人們把青苗款放出去,唯恐收不回來,自然早早的開始催繳——四月初五放的貸,按慣例,衙門從五月初五開始催繳。現在地裡的麥苗還沒有長成,大家手頭都不寬裕,不得已,自然有很多百姓變賣田產,甚至變賣祖屋還款。”
周毅插話:“這還是有田產可以變賣的,吃的苦處還算少,若沒有田產變賣,那就等衙役上門吧。”
騎在馬上的時穿四處打量了一下,隨口問:“既然知道青苗款是官府在詐騙百姓財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上當——我堅持不貸,誰能把我怎麼著?”
王小川晃了晃腦袋:“百姓哪能拗得過官府,官員哪能拗得過那位‘拗相公’,再說,靠天吃飯的農夫,總有手頭不方便的時候,比如家裡人生病了需要藥錢,或者一時不錯手,需要買種子,或者耕牛,想著官府青苗款利息不高,借這筆錢緩一緩手,只要週轉開來,或許能還得上。
但借了這筆錢後,就要看天運了,運氣好週轉過來,或許還上了這筆青苗款。運氣不好的話,官府催繳很厲害,又不許緩期償付,一個不留神,幾輩子積來的家業就全完了。“
說話這功夫,兩名衙役牽著一頭牛,緩緩經過時穿身邊,一名衙役伸手向王小川打招呼,並順便向馬上的時穿點點頭,王小川隨口問:“兄弟,催繳上了?”
牛後面跟著一位依依不捨的老漢,衙役們指一指那位老漢,興沖沖的回答:“這不,牽了他家的牛去發賣,扣除青苗款後,剩下的錢讓老漢拿回去。”
第149章 小地主
兩群人擦肩而過,王小川嘆了口氣,繼續說:“其實,這幾年青苗法幾乎廢除了,我聽說南面的官員、西北秦鳳一帶的官員,無論新黨舊黨都在拼了命的抵制,所以官府已經多年不給官員壓任務了,大郎,現在看到的景象還算好的,那位‘拗相公’執政的那幾年,那才叫一個慘,如今多年過去了,天下間農夫提起那位拗相公,沒有不咬牙切齒的。”
周毅哼哼:“前兩年是好,可如今知縣大人要離任了,所以今年對青苗法的執行突然嚴苛起來……酷法之下,今年鄉下怨氣深重,莊戶們群情鼎沸的,你們這些衙役,大約離城十五里,便不敢再深入了。”
時穿聽出了一點意思,指點著周毅問:“這麼說,咱們這次出來抓捕,多少會有點阻力嗎?”
周毅低著頭,把目光盯在腳尖上,邊走邊說:“如今,村裡見到衙役進來,都以為來催繳青苗款,性子弱一點的還知道躲避,讓你找不見人;性子烈一點的,則直接拿起鋤頭跟衙役爭執起來。曾癩子殺了人,卻沒有跑遠,大約就是這個原因——我聽說他姑姑這幾年把莊子裡的青苗款都攬下了,莊戶因此很感謝。
哼哼,如果不是礙著她姑姑,咱也不會驚動縣衙了……我家兄弟七八口,拎把鋤頭刨個坑,也把曾癩子埋了,沒賬。“
果然,離城越遠,越能感覺到鄉間那種對衙役的敵視,那些田間耕作的老農見到這三位官人走過,紛紛直起腰來,扶著鋤頭警惕的望著這一行人,而屁大的小孩則快速在田間竄動著,大約是受家長的囑託回村報信……
時穿在馬上搖晃著腦袋,嘆息說:“據說變法是好的,青苗法的設立是為了幫助老百姓,但新法實行幾十年,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只要能喘一口氣,就用這喘氣的力氣憎恨官府。‘豐亨豫大’,這表面的繁華勝景之下,湧動著憎恨的浪潮,什麼時候這浪潮翻湧起來……想一想就讓人渾身發抖。”
崔莊的情形也是這樣,時穿沿著大路靠近了崔莊,如果不是莊口有海公子的黑僕與印度管家迎候,大約村民們會掄起鋤頭,阻止這三位官人進入村中。
昨天提前趕來的管家納什蹲下身子,按印度習慣用脊背做椅凳承接時穿下馬,等他直起身來,便殷勤的彙報:“主人,船上的貴重物品已經存進庫房,鄰居崔姑娘已經聽說海公子把房屋轉讓給了大郎,她很高興,認為主人獲得了這套房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