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她的幸運,還說,主人如果過來的話,一定請你過去做客。”
時穿仰頭看了看天色,招呼兩名隨行人員:“好吧,我們今晚就在這裡歇歇腳。”
王小川望著時穿,腳下遲疑:“大郎,你跟蒙縣尉說,只要幾天就能抓人犯回去,如今,天色不早了,我們再一歇息,回城恐怕要趕夜路了。”
時穿跳下戰馬,笑著回答:“我那話不是跟蒙縣尉說的,是跟黃娥姑娘說的,如果我說出去兩三天,恐怕黃娥姑娘會堅決不肯……如今既然出來了,什麼時候回去,就由得我們了。
進去吧,這是我的新家,得到這份產業,我還沒有來過呢,你們跟我一起坐坐,吃頓飯再走。“
時穿這座院子跟崔小清的城堡式別墅毗鄰而居,站在屋門還能見到崔小清院門前,那尊依舊豎立的巨大假山石……管家納什看到時穿在眺望假山石,趕忙過來解釋:“主人,我打聽了,自崔姑娘住到這裡後,原來的一些莊戶欺負她是女戶,又欺負她從桃花觀淨身出來,有點不服氣,所以當城中破落子過來騷擾的時候,莊戶們都在袖手旁觀。
但自從門前多了這一尊假山石後,情況立刻不一樣了,城中的破落子、潑皮、無賴不敢再上門,莊戶們也恭順了許多,所以崔姑娘決定不挪動這尊假山石了……如今主人也在這裡置辦了產業,崔姑娘就更高興了……主人,我們也有些屬於自己的莊戶,你要見一見嗎?“
這座莊子之所以稱為崔莊,是因為附近七成的農田屬於崔小清。連帶著,住在村子裡的農戶多是崔小清的佃戶,海公子也在附近擁有八十畝地:包括三十畝旱田,五十畝坡地。這些田產連莊中的院子一塊打包,贈送給了時穿。但海公子擁有的土地數量,在村中不算大戶,連中戶都算不上,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小地主而已。此刻村中,比時穿土地數目多的人家有十幾戶,崔小清歡迎時穿的到來,大約是因為時穿那恐怖的武力值,能夠給予她支援。
海公子的這座小院是用來藏身的,所以外表看很不起眼,站在外面眼瞅外牆,雖然高,但似乎很單薄,不過,海公子十年經營豈容輕視。進入院落會發現那堵牆壁的厚實——哦,不過是牆頂處特意選用了單薄的石塊,以至於從外面看,似乎牆很薄,但從裡面看,每塊石料都有一尺的厚度,這厚度簡直是堡壘標準了。
這院子的佈局也很特殊,一旦鄉間有事,這座小院會立即連同附近的幾座小院,以及崔小清莊園左右的大戶院落,構成一組複雜的防禦群……也許正是這種原因,崔小清的父親默許了海公子留下這座院落。
管家納什一路走一路介紹,這院落有點類似四合院,三進的宅子,每一重宅子都用厚重的石牆間隔,留下狹窄的石門作為出入的通道;每座石門邊,都陰險的佈置了一些便於伏擊與暗算的藏身點——整座宅子如果關上厚重的院門,每前進一步,都能讓盜匪付出慘重的代價。而這代價不是小股盜匪所能付得起的。
時穿用手指彈著院落內一扇厚木門,木門是用花梨木,真夠奢侈的。管家納什躬身在一旁解釋:“鄉里的屋子不比城裡,城裡有堅固的城牆保護,所以城內民居,院牆修的單薄。鄉里頭,百姓的房子防賊是最後根本,所以外牆修的堅固高大,內牆院門儘量狹小,以便令人出入艱難。
這宅子是公子特意設計的,只是三進的院落,有點格局太小,沒辦法,居住在鄉間,以不事張揚為首要,咱不能過於惹眼,是吧?“
旁邊的王小川與周毅感覺不到木門材料的差異,他們只是為院內的建築格局而吸引,這年頭農舍多數是泥巴做成的,有錢人則直接用木料,像海公子這樣,純粹用巨石砌屋子,而且其建築風格充滿了胡人的味道,讓兩名出身貧寒的小青年震撼的說不出話。
時穿收回了指頭:“我很滿意,讓那些佃農上來吧。”
時穿名下八十畝地,租種的佃農也就四戶而已,其中三戶租種那三十畝旱田,一戶管理那五十畝坡地,這四戶人家男男女女,擠滿了院落,從衣著打扮上來看,平常的日子似乎過得不錯,有幾人腳上的布鞋都很新,每個人的衣服也沒有見到補丁。
四戶佃農見過新主人,管家納什在一旁介紹:“主人,咱家雖然地少,但之前海公子下了大力氣,那三十畝地都修了暗渠,挖好了井,還設定了蓄水池,即使天旱,池邊放個水車,三十畝地,收成都不錯。
至於那五十畝坡地,海公子餘出二十畝來做了果園——這裡離城近,那果園栽種了四種水果,賣不完的水果還可以製作果酒,因為有果酒這項收益,別看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