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是餘家,餘家是比我還純粹的外來商戶,選擇定居於海州是貪圖我崔莊人口簡單,且大多數都是外來戶,很少有排外的的心理。

幾年的工夫,這個村落漸漸興旺起來,而我在桃花觀‘隱居’,沒注意崔莊的動態,竟然使得方家坐大,到最後欺凌到了我這個原本的首戶頭上……唉,想當初他們欺凌別家時,多麼的趾高氣揚,以為這一切理所當然,誰能想到有朝一日雨打花落自飄零,一個原本該興旺的大族,就這樣無聲無息了。“

街上再度響起衙役的喊叫,這是起解了,方家趙家涉事的倖存者,將被衙役押送著,流放至江南西路的南安州。

衙役的喊叫引發無數的哭喊聲,哀求聲,呼兒喚女聲。在這樣一片哀婉的氣氛中,崔小清用淡淡然的語氣,繼續訴說著往事:“當然,崔莊真正興旺起來,還是自你來了之後這一年。你拉扯我連續辦了幾座大作坊,吸納了千餘號人手,當時我瞅著,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崔莊沒準能成為崔鎮,後人談起來,說我一個女戶竟然將此地發展成一個不小的鎮子,那我也不枉此生了。

但我萬萬沒想到啊,怎麼人心苦不足,一點不能安貧樂富,一點不安生,方家趙家掙的錢也不少了,只憑田土養活家人也足夠了,加上我們開辦的作坊他都有股份,做吃紅利也能衣食富足,怎麼這樣的日子,還要招引教匪來……“

時穿側耳傾聽著街上的動靜,這個時候,挑著果擔進出的佃農腳下輕了許多——物傷其類,其鳴也哀。昔日早晚的玩伴與鄰居,陡然間落到這個地步,厚道的大宋鄉農感到心裡不好受。

時穿陡然提高了嗓門,說:“阿彌陀佛教,應該說是一個最具叛逆精神的神秘宗教,他們的教義就是造反。這個宗教都是由最下層百姓組成,他們的組成成分決定了,其教徒只要稍有一點點權勢,立刻喜歡顯擺炫耀,作威作福的,唯恐別人沒注意自己擁有了欺壓別人的資格。

這個宗教喜歡哄騙教徒‘無私奉獻’,而後由教中掌權者‘無償享受’。他們喜歡發動叛亂,每次當他們‘起義’時,總能一下拿出大把的錢糧、兵器,以及有組織的、訓練有素計程車兵。事後人們總覺得,這些突然冒出來計程車兵與錢糧的很詭異,但實際上,凡事都有脈絡可尋——我聽說,他們教中專門設有‘十方使者’這樣的職位,這些人由教中派出去,拿著教徒奉獻的錢財,出去經營教中產業的。

無數教徒捐獻的財產,被他們涓滴彙集在一起,然後投資、經營、生產。這些經營所得,再由巡教使者專門彙集起來,購買成武器武裝教徒,聘請專門人才訓練士兵,以便隨時隨地準備造反——官府好面子,很多事不敢說明白,實際上方舉人就是阿彌陀佛教中一位‘十方使者’……“

時穿說的內容已經超出了宋代人理解的範圍。在這個時代,阿彌陀佛教創立不久,創立者方氏正處於造反籌備階段,大多數人聽到教義,以為這個宗教是來拯救他們的,並不知道這個宗教的目的是:打倒暴君,自己來做暴君。雖然陸游後來曾潛入這個宗教了解它的底細,並將其神秘的面紗揭開,但陸游此時還沒有出生,更況且他奏摺中的內容,也沒有現代的時穿說的詳盡。

不過崔小清並不知道這些差異,她,以及聽到時穿的話,駐足旁聽的佃戶,都以為時穿受命攻擊方氏,上面的官員多少透露了一些內情,剛才他說的就是其中一部分內幕……國人總是喜歡談論內幕的,佃農們此時忘了街上的喊叫,眼睛亮閃閃的,一副很狗腿的表情。

這一刻,聽到的佃農已經自覺自願的成為真相黨黨員。

崔小清只是出於女人常有的傷春悲秋情緒,感嘆方家的衰落,但方家與趙家對她曾經的逼迫,她並沒有忘卻,時穿揭示真相,其實跟她的剛才嘮叨目的一致,都是想緩和氣氛,不想讓鄉人的仇恨轉移到時穿身上。她嘆了口氣,繼續說:“咱莊子上新來的流民,有多少都是被教徒害的背井離鄉,如今你能用最快速度控制住叛亂,讓方家沒來的及呈現出獸性,對崔莊的百姓已是莫大恩惠了——若是你手腳慢一點,作為叛亂髮源地的崔莊,恐怕一片瓦礫也剩不下,那個時候,村民恐怕不會可憐方氏的。”

時穿望了一眼駐足的佃農,大聲笑了:“方氏有今天當然不怨我——阿彌陀佛教每次大叛亂之前,總要四處鬧騰著,發動無數小叛亂來引開官府主力……哼哼,這是很自然的,叛亂前這宗教以收攏人心為主要目的,平民百姓捐出去的那點小錢,怎夠他們籌備造反?所以大叛亂前,自然要發動大大小小的搶劫行動,將老百姓的錢財搶到自己手裡,然後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