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魃碳易釷芑隊�墓絲停�ㄖ萆倘艘恢氯銜�漢V荼�肚�浪��渤閒擰V灰�鹺茫��嵌約鄹褚�蟛皇翹�細瘢���親鏨�猓�兇�貳�
所以,當林沖走在城中,入眼全是店鋪商人們拿著兩個銀幣或是海州金鋌互敲,傾聽其發出的叮咚聲以辨別真假,同時,沿街的鋪面上,總能見到店夥計、大掌櫃殷勤招待海州兵的笑容,各個店鋪中散佈的海州兵都是商家重點照顧的物件,他們大聲談論貨物品相,並豪氣的橫掃店鋪內一切中眼的物品——當然,他們看中的東西,基本上屬於原材料之類的。
稍傾,長街盡頭響起了一聲嗩吶,林沖詫異地頓了頓腳,店中的海州兵也停止談論,三三兩兩的從店中探出頭來張望——這個時候二胡剛剛傳入中原,被朝廷當做“奚琴”編入禮樂,而嗩吶還沒進入朝廷的眼中,只被當作西夏樂曲在陝西民間流傳,等到了清代,這種“波斯單簧管”才被正式命名為“嗩吶”,編入朝廷的禮樂。
所以這個時代,在通州街頭聽到嗩吶聲,沒說的,肯定來自時穿那方面。
果然如此。
街尾,一家剛剛開業的店鋪正在表演街頭秀,幾位通州著名行首各自領了一班伎樂,正在賣力的舞蹈歌唱,路邊的配樂班子裡,幾位面板黢黑的波斯人正賣力的吹響嗩吶,嗩吶聲特有的歡快感染了在場的觀眾,幾位行首的表演贏得一片聲勢力竭的叫喊聲,而店門口果然站立著笑嘻嘻的環娘,她身邊還陪站著幾位女眷,分別是施軍監家裡人、通州知州家裡人、通州通判家裡人,以及一些巡海水軍軍將的內眷。
林沖走到街對面,衝店內的環娘點點頭,環娘也在對面衝他揮手示意。兩人算是打過招呼了。正在這時,林沖聽到身背後一聲裝模作樣的嘆息,果然是時穿那廝,只聽時穿怪聲怪氣的感慨:“可惜現在是冬天,蛇都冬眠了,如果吹嗩吶的人面前,再有一個舞動的蛇,那就更完美了。”
林沖不知道時穿所說的“完美”指什麼,他並沒又回頭,只是抄著手笑著搭訕:“主簿大人怎麼不去店中主持?”
時穿哈哈一笑,對這句毫無意義的文化並不回答,他接著說:“從嗩吶這個樂器看來,真個是‘拿來有理’。這玩意既是印度民族樂器,也是波斯民族樂器,憑什麼不能成為皇宋的民族樂器——只要是好東西,別管那個民族的拿來就用,然後讓它成為本民族的東西,有什麼不好?”
這話的含義林沖依舊搞不懂,他模模糊糊覺得,這說的可能是海州的新式帆船。那種軟帆船設計確實來自胡人,海州兵停泊在通州碼頭上的時候,也有些通州當地人責備這種船型怪異——然而,這是宋代。宋人喜歡各種新奇的東西,指責的人比不上讚賞的人多。
林沖聳了聳肩膀——這個姿勢是從時穿那裡學來的,含義多種多樣,即表示不置可否、不以為然、不加辯解,也有表示否定的意思。
稍後,林沖轉移話題,問:“主簿,我們什麼時候動身?”
時穿不緊不慢的回答:“等新軍帽做好了,咱們再考慮動身。”
林沖沒有回頭,依舊抄著手,目視表演歌舞秀的班子,回答:“那麼,新軍帽何時能做好?……我聽說,這幾日童使相接連來了幾份催兵文書……”
時穿輕描淡寫地說:“前線戰況不妙啊,方臘已攻下歙州,前幾日,東南名將、兩浙路第三正將,綽號‘病關索’的名將郭師中,被方臘的軍隊全軍包圍,郭師中陣亡,兩浙路團結兵全軍覆滅,童使相如今手下只恨兵少,自然急的上房爬樹、抓耳撓腮召請軍隊集結。”
停頓了一下,時穿懶洋洋的回答:“新軍帽做不好,管他多少催兵文書……咱的軍隊不能第一個到江寧,至少要等晉西蕃兵抵達後,咱們才出現,那才是合適的。”
林沖苦笑了一下,提醒:“主簿,晉西蕃兵駐地距離江寧府比海州遙遠,他們都抵達了我們才抵達,而且是坐著海船抵達,童使相那裡,恐怕說不過去。”
身後隨即傳來腳步聲,只見時穿悠然的揹著手往外走,等他越過林沖時,林沖趕緊跟上尾隨,只聽時穿依然用那種散漫的語氣回答:“沒關係,童貫跟別人不一樣。我已經查了,這個太監所謂‘能打仗’,就是有本事哄好軍頭替他賣命,咱們只要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戰鬥力,童貫自然會來哄我們——對這個太監,過於低聲下氣了,反而讓他看不起。”
真的是這樣嗎?林沖歪著頭看著時穿?
第398章 與方臘水軍的初次對話
童貫是個“太監王”,他是太監當中唯一做到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