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被派出去主持碼頭上的海船移泊事宜。於是,時穿在崔莊發出命令,讓徒弟凌飛立刻趕回來,帶領錦繡巷兩百名挑選出來的花膀子,以加強錦繡巷與左斜街的防衛。
這年冬天很冷,早春的季節,山區的積雪尚未消融,隊伍從海州南部山區進入白虎山,走的是沭陽廂軍趕修出來的山區大路。繞過白虎山葡萄園,略略與時燦打過招呼,叮囑了移植葡萄苗的注意事項,再繞過白虎山轉入沭陽地界,繞著山樑向韓山方向挺進,一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附近山坡上,漫山都是忙碌的茶農。
因為前年的大嚴寒,天下各處茶樹多有凍死,這年開春,基本上天下各處都在重新栽培茶樹——不過,這種現象以前在長江之北很難見到,倒是福建蘇杭江西等地常見,有大將見到山坡上忙碌的茶農,禁不住驅馬上前詢問:“大郎,古語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這茶樹……移栽到海州,能成嗎?不會變成其他玩意嗎?“
“有文化啊!”時穿在馬上搖晃著身軀,神色懶洋洋的隨口誇獎。
賞金獵手都是群舞刀弄槍的廝殺漢,誰會在乎“之乎者也”一類的內容。可是,大宋是個普及教育的時代,明清時代可能有很多高階將領都不識字,但在大宋,連買帽子的、賣香燭的都在吟詩。比如眼前,一位大將居然知道《晏子春秋》上的內容,真是有學問啊——可惜都是錯誤的學問。
時穿騎的是一匹伊比利亞馬,在春秋之前的石器時代,荷馬曾在其史詩《伊利亞特》中稱讚這種馬是無敵的戰馬。這種馬骨骼粗大,在十字軍戰爭中,最受騎士們的喜歡,因為它能駝動重鎧騎士進行短途衝鋒,現代這種馬種則被稱之為“安達盧西亞馬”,或者“西班牙馬”,它是世界三大馬種之一。
騎士時代,這種馬種是禁止出售的,有一些歐洲國王甚至威脅,若有出口母馬者將處以死刑。時穿這幾匹馬種是從阿拉伯人那裡輾轉弄到手的,而阿拉伯人則是從戰死、被俘的騎士手裡弄到手的。因為阿拉伯人的戰馬也是世界三大馬種之一,所以他們並不喜歡這種“熱血馬”,便轉手賣給商人換錢。
熱血馬能耐嚴寒與乾渴,這種山區環境最適合熱血馬奔跑。但這種馬對於大將們的戰馬來說,過於高大了,哪位大將是仰著頭跟時穿說話的。時穿在馬上晃了晃身子,繼續說:“古語說錯了——當然,古語說的大多數是錯的,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認識在不斷發展,而隨著時代的前進,咱們就會發現,古人對世界的認識,基本上是錯誤的。”
第368章 時代因我而改變
稍停,時穿神態的得意的輕搖馬鞭,繼續說:“比如這橘與枳的差異,不是由環境決定的,是由二者的基因差距決定的,它屬於遺傳學內容……哦,罷了,說這些你聽不懂。咱們還是說茶吧。
向來,最好的茶葉都怎麼炫耀的,說那茶樹生長於高山之山,雲霧常年纏繞——這說的是茶樹的生長環境。它生長於晝夜溫差很大,溼度很大的山區,越是位於高山之頂,因為晝夜溫差大,茶葉內富集的茶葉鹼、葉酸含量越高,茶的味道越好。
所以,凡是符合這條件的地區,都能生長茶樹,且越是海拔高度高,長出來的茶樹越好——哪怕它因此生長緩慢導致茶葉產量少,但架不住質量好賣的價錢高呀……放心,福建、蘇杭的茶樹栽在海州山區,變不成香蕉樹!“
緊接著,時穿用手在身前一劃,得意地問:“我過去聽說白虎山是貧瘠之地,比如說羅望京進士,因為家在白虎山,被人很看不起,可現在白虎山變成什麼樣子?”
原本白虎山區土地貧瘠,當地農民只能湊合過日子,但現在有了時穿這個變數,白虎山的農夫算是開竅了,時氏族人在白虎山北坡廣種葡萄樹,這幾年雖然處於大規模移植階段,未曾見到效益。但即使是這樣,時氏族人憑著葡萄園微薄的產出,日子也能過得比單純種糧食要好。
接下來,黃家又在白虎山開闢茶園……葡萄這東西是洋玩意,茶葉卻是中國獨一。不會種葡萄不算什麼,不識得茶葉,是個中國人都要鄙視你。白虎山附近農夫見了黃家的手段,免不了要想:咱家雖然伺候不了葡萄樹,可海州城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茶葉的加工手段並不缺乏,如此,不如與黃家一起湊個熱鬧,在荒山上種些茶樹。畢竟茶樹是經濟作物,收益遠比種糧食要好得多。
至於糧食嘛,雖然大家秉持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手中無糧心中慌亂。但因為這一年來,崔莊附近的農夫都被玫瑰園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