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姚文元傳,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毛澤東壓根兒沒有提到過德彪西,慣於揣摩、猜度的姚文元,卻已在那裡向《克羅士先生》開火了!
然而,就在姚文元文章見報的翌日,《文匯報》編輯部響起了電話鈴聲。
電話耳機裡傳出濃重的湖南口音,狠狠地批評了姚文元的文章,說姚文元“不懂裝懂”,並要求約見《文匯報》記者……
賀綠汀迎戰姚文元
誰敢如此大膽地向姚文元挑戰?
上海樂壇主帥賀綠汀也!
賀綠汀,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他的一生,是由革命與音樂二重奏所組成。他的音樂造詣,使他一讀姚文元的文章,便斥罵姚文元“狗屁不通”;他的革命生涯,煉就他一身硬骨頭,敢怒敢言,不把棍子放在眼裡。
賀綠汀,一九○三年七月二十日出生於湖南邵陽。他本名賀楷。後來,他的三哥賀培真為他改名賀抱真。賀培真即賀果,毛澤東當年的中學同學。
筆者多次採訪了賀綠汀,曾問及“賀綠汀”名字的來歷。據云,那是他一九三一年二月報考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時取的假名,後來竟一直沿用下去,弄假成真。他說:“汀,就是水,綠汀,意思是水中一顆綠色的小石子。取這樣的名字,大概跟我喜歡繪畫有點關係。”
他,老資格的中共黨員,一九二七年便化名賀如萍參加彭湃領導的海陸豐暴動,創作了《暴動歌》。此後,他的名作《牧童短笛》、《游擊隊歌》以及他為電影《都市風光》、《十字街頭》、《馬路天使》寫的插曲,使他的名字廣為人知。
接到賀綠汀的電話,《文匯報》記者蕭慶璋便應約前往上海市西區一條鬧中取靜的里弄,撳響了賀宅的門鈴。
蕭慶璋曾作如下回憶:
“當晚我去看他時,他十分激動,見著我的第一句話是:‘糟糕呀,糟糕!報紙怎麼發表這樣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簡單的、粗暴的,沒有把德彪西書中的意思弄懂,就斷章取義,憑自己主觀想象大加發揮,結果鬧了笑話。’”
蕭慶璋拿出筆記本,記下了賀綠汀的話:
“姚文元擺下了一副批評家的架子,要出人‘洋相’,結果卻出了自己洋相。因為他所引證的書中的許多話,大部分是歪曲了德彪西的原意,有的是沒有把原意弄懂,有的原意是反面的、譏刺的,而他卻當成是德彪西正面的藝術見解,大大加以駁斥,這豈不貽笑大方!對於外國的音樂作品、音樂書籍,我們應該多介紹、多研究,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強我們的學識。現在這方面的工作不是做多了,而是太少了。剛出一本新的書,還沒有看懂人家是怎麼回事,就這樣劈頭蓋腦的一棍子打下去,實在對我們不利。此風絕不可長。……”
賀綠汀還對姚文元作了很尖銳的批評。
“姚文元是位有聲望的年輕批評家,而德彪西的東西,歐洲已有許多人研究,也做過許多科學的分析,看見我們這樣的文章,會覺得我們學術研究膚淺,會認為我們的被稱為‘具有馬列主義水平’的批評家,原來是這樣。這影響不好。……”
如同竹筒倒豆子,賀綠汀是個痛快人,向記者撥出了心底的話。
蕭慶璋聽罷,建議賀綠汀把自己的意見,寫成文章,公開發表。
賀綠汀爽快地一口答應。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文匯報》刊出了《對批評家提出的要求》一文,署名“山谷”。“山谷”,是賀綠汀的筆名。
賀綠汀鋒芒畢露,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不懂裝懂的“批評家”:
“這本書不容易理解是事實。但是姚文元同志沒有把原來文字弄明白,就作出許多不切實際,甚至錯誤的判斷也是事實。”
賀綠汀畢竟是音樂的行家裡手,一口氣指出姚文元的十幾處錯誤,諸如:
“姚文元同志對書中題為‘馬斯涅’的一篇文章,自己沒有看懂,便狠狠地批評起來,不能不使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十分驚訝……”
“姚文元有關藝術趣味的培養問題所引用的幾段話,也是完全誤解了德彪西的意見……”
賀綠汀在指出姚文元的一系列錯誤之後,一針見血地正告這位“批評家”:
“我們知道,姚文元同志是有影響的批評家,我雖然對他的文章讀得不多,他的批評文章是有定評的。不過我認為批評家最好要有廣博的知識,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姚文元同志對一九○○年前後歐洲資產階級社會的藝術活動不很熟悉,對印象派音樂與繪畫到底是些什麼內容恐怕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