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央視幫賣票?
肉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0章 央視幫賣票?,1990:從鮑家街開始,肉都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今天的主題都是音樂,但是之後主持人還是介紹了周彥的其他身份,並且每介紹到一個身份的時候,都會介紹他的作品。
因為最近《別讓我走》真的很火,所以主持人也特別介紹了周彥的作家身份,並把新書的事情也一併說了。
看到這裡,褚長松笑道,“周老師的新書又上央視,這下銷量會更好了吧。”
“本來書就脫銷了,這下好了,更買不到了。”
“是啊,不過我們無所謂,反正都已經買到了。”
他們後援會是直接跟書商們合作的,《別讓我走》發單行本的時候,後援會直接進了幾百本,現在他們後援會大部份人都有這本書,自然不擔心買不到。
“聽說這本書銷量都已經幾百萬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能是真的,我表弟在上滬,說好多地方都買不到這本書了。”
“是啊,我老家是廬州的,前兩天打電話給我爸,他說他們班學生人手一本《別讓我走》,說是生物老師推薦的。”
“生物老師……倒是挺合理的。”
“上次賣得這麼好的書,我記得還是《廢都》。”
“《廢都》好像都沒有這麼火,好多人買都是偷偷摸摸的。”
《廢都》當時的討論度確實不如《別讓我走》,當年《廢都》被標記為黃色讀物,所以許多人都是偷偷摸摸地去買書,甚至只去書攤買盜版,連正兒八經的書店都不去。
另外,一些中學生更不敢買,因為被家長逮到就是一頓打。
林娟在旁邊聽他們討論,只是笑而不語。
關於《別讓我走》的銷量,她知道一些,雖然不是很詳細,但能夠確定銷量肯定沒有幾百萬冊,這也太誇張了。
而之所以大家會有這種感覺,一方面是因為書剛出來就脫銷,確實表現不錯,另一方面也有盜版的功勞。
《別讓我走》的正版單行本還沒有出來的時候,盜版就已經出來了,一些不規矩的盜版商直接用《十月》之前連載的第一部分充數。
很多讀者也沒有細看,見到前面內容沒錯就買下了,等他們回家之後看了後面發現貨不對板,再想回去找書販子對峙,卻發現已經找不到人了。
之前中森明菜買的那一本,就是這種情況。
而正版的單行本出來之後,盜版就更加猖獗了,而且此時的盜版很正規,甚至有部分盜版書的質量跟正版書已經相差無幾。
因為書賣得太好,甚至前幾天,一些盜版商都來不及印。
不過這幾天情況好多了,因為進入的盜版商多了起來,大作坊小作坊一起印,至少現在盜版已經沒有供不應求的情況。
眾人在討論新書的時候,電視裡面主持人的介紹已經結束,專題節目正式開始。
“1973年,三歲半的周彥,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竹笛,是他母親送給他的禮物……”
關於周彥的事蹟,在座的人已經看過很多了,他們也都知道周彥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母親學習竹笛,這事之前周彥就在採訪裡面提到過。
但是這次節目很不同,竟然把時間精確到了三歲半。
而隨著旁白敘述,電視裡面出現了一張彩色照片。
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子,頭上點了一個小紅點,正拿著一支笛子裝模作樣地吹著。
這是一支曲笛,很長,很大,握在一個三歲多的小朋友手上,更顯得巨大,彷彿他手裡拿的不是樂器,而是一根金箍棒。
看到照片,眾人發出驚呼。
“這是周老師?”
“哇,周老師小時候真可愛啊。”
“真是從小帥到大的。”
“羨慕啊,周老師三歲多就學竹笛,我三歲多還在玩泥巴。”
“哎呀,我小時候根本沒有照片。”
小時候沒照片,是很正常的,特別是這種生活照片。
周彥這張照片拍於74年,那個時候彩色照片在城裡面也是挺稀罕的玩意。
尋常人想要拍,要去一些大照相館,而且還得提前預約。
而周彥這張照片,顯然是自己家拍的,那時候家裡能有個彩色照相機,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不過大家現在的心思並沒有放在彩色照片上面,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周彥小時候的照片,所以非常興奮。
而讓他們驚喜的孩子後面,央視這次顯然準備充分,不僅僅有周彥收到第一支竹笛的照片,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