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九章 出發,大礦主,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義大利產的普里諾次全履帶式雪地車發出了“嗡嗡”的工作聲,拉著唐風以及德普、唐尼和伍茲這三個小傢伙,還有重達六百多公斤的各式給養,沿著南極半島的西海岸沿海地帶,頂著猛烈的大風,緩慢的行駛著。

唐風也沒有想到,在出發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那就是他差點就沒有找到出去的路,

布朗海軍上將站位於南極半島西海岸的一座凸出的小半島上,這個半島瀕臨南冰洋,只有八米多的海拔高度。可是要從這座小半島進入到真正的南極半島,那麼就需要唐風在短短的十五公里之內,從這座海拔不到十米的半島上,一路向上攀爬,直至爬到海拔超過1800米的冰原地帶。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在沿海地帶有比較平坦的區域可以行走,但南極半島的海岸線實在是太曲折了,要想一直順著海岸線走的話,路程最起碼要多出一倍都不止來。

最關鍵的是,現在是暖季,海岸線附近的冰川根本就不穩定,經常可以看到大塊大塊的冰川從南極冰帽上脫落,墜入冰涼的南冰洋,形成一座又一座的冰山。

因此,暖季從海岸線附近前進的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說不準你整好走到這裡,結果就趕上這一帶的冰川脫落,然後你就跟著一起在南冰洋漂浮吧。

所以說,暖季在南極大陸上行走,你最好還是老老實實的進入到冰原地區,最起碼冰原地區的冰川不會掉進南冰洋中。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科考站出來之後,唐風才不得不開始爬坡。別看那座小半島的海拔低。那是因為那座小半島的冰帽沒有那麼厚。可南極半島內陸的冰帽厚度就不一樣了,在南極半島的內陸,最起碼覆蓋著超過一千米厚的冰帽。

而且南極半島本身就是南美大陸的延伸。與南美洲之安第斯山脈有極近似的地質狀況,含有火山弧侵蝕的遺蹟而多沉積岩。所以。南極半島的地形其實是非常崎嶇的,要不是有冰帽覆蓋著,這裡的道路根本就無法走人。

要想從科考站所處的小半島進入到南極半島的冰帽上去,爬山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便是普里諾次全履帶雪地車擁有超過60度的爬坡度,但要想爬上那些被冰川覆蓋的大山,也是痴人說夢話<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因此要想進入到南極內陸,就必須沿著冰河河道前進才可以。這種冰河河道在南極半島的沿海地帶隨處可見。一些從冰川上脫離下來的巨大的冰塊,有的時候會沿著這些彷彿如滑梯一般的冰河河道劃入南冰洋,因此這些冰河河道不僅非常平坦,而且非常光滑。

只不過,要想沿著冰河河道在十五到二十公里的距離內,從海拔十幾米的地方爬到海拔超過1800米的區域,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小。

在那座小半島的南側大約三公里的地方,就有一條直接通往內陸高原地帶的冰河河道,沿著這條寬闊的冰河河道一直向東行駛,就能夠進入到南極半島的內陸冰原。

唐風駕駛著雪地車。光是從科考站走到冰河的河口處,就耗費了足足一個小時的時間。並不是雪地車的速度不行,而是這一段沿海岸線的道路實在是太不好走了。對面六七公里之外的昂韋爾島的海岸線上不時的會掉下一塊一塊巨大的冰塊,落入水中發出的巨響,唐風在這裡都能夠聽得非常清楚。

唐風非常擔心自己行走的時候也掉下來一塊冰塊,因此唐風走的非常小心,車上的冰雷達探測器也在瘋狂的掃描前方的道路,一旦發現危險,唐風是絕對不會前進的。

就這樣,磨磨蹭蹭的走到了冰河入口處,唐風這才算是放下了心。一般而言。冰河河道的冰川都是比較堅固的,只要進入到冰河河道之後。往往就意味著安全了。

這條冰河河道大約有一公里寬,這也意味著在這條河道中最起碼曾經掉下去過直徑一公里的冰塊。唐風的雪地車在這條河道中。就彷彿是一輛塑膠製成的兒童玩具汽車擺放在一條八車道的公路上一樣,顯得格外的渺小。

這條冰河的河道雖然坡度不小,但河道底部相對而言還算是平整,畢竟也不知道有多少塊重達幾萬噸的冰塊曾經從這條河道中掉入南冰洋,那些沉重的冰塊彷彿最堅硬的鋼銼,早就已經把整條河道的底部全都給銼平了。

雪地車那臺2.0l排量的汽油發動機頓時就發出了咆哮聲,帶著六百公斤重的雪地車以及六百公斤重的給養開始在這條平坦的冰河河道中以超過15公里的時速狂奔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