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99章 西臨石堡,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李昂便帶著伍軒,跟著一起去了。石堡城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去瞧瞧也好。
在兩百精銳牙兵護衛下,李昂一行自鄯州出發,西去一百二十里到鄯城縣,城中駐有河源軍,兵力一萬四千人,馬六百五十匹。
在鄯州留宿一夜之後,大家繼續出發,西行百二十里,至綏戎城,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
定戎城座落於山上,山高約200米,城南北寬約五六十米,東西長約八十米,壘石為牆,牆基寬約4米。
這是一座很小的城,卻駐守了200名唐軍。因為石堡失守之後,這裡便是抗擊吐蕃的最前沿了。
李昂等登上定戎城,向南望去,山下有藥水河,過河便是石城山,山勢陡然而上,莽莽蒼蒼,約去六七里,便有兩個方臺;
大方臺位於東南,小方臺位於西北,兩個方臺之間有條狹窄的山脊相連,紅沙岩懸崖山體,在夕陽映照下,紅得像血一般。
石堡就建於大、小方臺之上,實際上是由東西兩個防禦體組成,加上連通兩個方臺之間的山脊,形成了一個類似於“t”字形的防禦體系。
“t”字中間那一豎是狹窄陡峭的山道,長三四里,回屈曲折。大、小兩個方臺分別位於“t”上面兩端,三面懸崖垂立,高數千刃。
連線兩個方臺的山脊呈弓形,使兩個方臺像兩隻手臂,回抱著中間的窄小山道。山道靠近東南面的大方臺這一側,上有絕壁,下臨深壑。
雖然早就聽說石堡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當親眼看到時,王忠嗣還是不禁心頭髮涼。
山風吹來,王忠嗣頭盔上的紅纓,以及長長的披風飛舞著,他輕吁了一口氣,嘆道:“敵人守在方臺之上,只須不斷推下滾石檑木,千軍萬馬也只能葬送於深壑之下,若無數萬大軍不斷冒死進攻,消耗盡敵軍的滾石檑木,根本沒法攻上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鄯州鎮將曹彥答道:“王大使說的是,若非如此,石堡便不能稱為戰略要衝了。”
駐守定戎城的校尉申大功說道:“王大使,圍著大、小方臺的整個山體,有幾條山溝,自東南方向起,右石溝,方臺彎,均難以攀登,靠南的叫尕溝,尕溝雖然也難攀登,但如果能助鉤索,還是可以爬上去。”
哥舒翰搖著頭說道:“這無甚助益,若是白天藉助鉤索攀爬,這瞞不過敵人,要是晚上,視線不及,誰又能借助鉤索上去?就算能上去三幾個人,也不濟事。”
李昂望著六七里外的懸崖絕壁,有些走神。王忠嗣突然對他問道:“李舍人,你可有良策?”
李昂驚醒過來,答道:“沒有。”
他答得如此乾脆,好像根本沒過腦子,王忠嗣只道他是因為上次的功勞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心裡有氣。
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李昂的反應讓他暗暗皺眉,他剛別過頭去,便聽李昂說道:“不過下官疑惑的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拿幾萬將士的屍體來填這溝壑呢?”
“李兵曹有話不防直言。”
李昂看著他頭盔上飛舞的紅纓說道:“下官以前讀書,記得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如果吐蕃沒了人和,佔著地利又有什麼用呢?如果吐蕃沒有了可戰之兵,別說利用石堡為跳板了,就算我們敞開了大門,他們也不敢來侵犯,就算來了,又能侵犯得了什麼呢?”
王忠嗣心中一動,李昂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與其拿千千萬萬士兵的性命去換取石堡,不如集中精力消滅吐蕃的有生力量,只要做到這一點,古堡奪不奪回來,都不重要了。
王忠嗣在親眼看到石堡的形勢之險要之後,對於強攻石堡,就產生了懷疑。李昂這個觀點,與他的心思可謂是不謀而合。
“李舍人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王忠嗣追問了一句。
李昂嘆道:“下官本來還有些想法,不過現在說不得,否則下官恐怕就坐實奸細的指控了。”
王忠嗣掃了他一眼,沒有再追問,在定戎城休息一夜之後,王忠嗣第二天又親自逼近石城山下詳細觀察了一番地形;
真到了方城山下,仰望上去,絕嶺成峰,雄渾高聳,個體生命在這大自然的造化面前,顯得無比的渺小。
狹窄陡峭的山道,崎嶇不平,蜿蜒而上,如同盤旋的天梯一般,直達雲端。山下地勢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