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00章 你不打,我換將,步步驚唐,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忠嗣深知皇帝的臉面必須顧及,為了安撫好大喜功的皇帝,實地觀察過石堡地形回到鄯州後,他抓緊從河西、朔方、河東三處抽調精兵,準備繞開形勢險要的石堡,從赤嶺、疊石等處,尋機出擊,重挫吐蕃。

另一方面,王忠嗣一邊上疏皇帝,闡述石堡形勢險固、強攻將可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當以消滅吐蕃有生力量、削弱其實力為主的想法。

這道奏疏以六百里加急發出,六天之後,送達了長安。沒有任何意外,這份奏疏先落到了李林甫手上。

拿著王忠嗣的奏疏,李林甫冷冷一笑,他順手取出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先一步送達的報捷奏疏,然後一起帶進宮去了。

李隆基先看了安祿山的捷報,自是龍顏大悅,東山靖矣!待他再看王忠嗣的奏疏,眉頭頓時蹙了起來。

皇帝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沒有逃過李林甫的眼睛,他心中暗自冷笑,這下有戲看了。

果然,李隆基扔下王忠嗣的奏疏,說道:“這個王忠嗣,朕便不知道石堡易守難攻嗎?若非如此,石堡的戰略地位又豈會如此重要!”

李隆基的話雖然簡潔,但已經透露出了一絲不快。這也不怪他,東北的安祿山已經告捷,大唐之患唯餘吐蕃。而石堡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關係到唐吐之間的形勢消長。

石堡就像一個耀眼的標誌,能否拿下來,政治意義非常重大,至少李隆基是這麼認為的。他聖旨已下,王忠嗣卻推三阻四,自然讓他心裡很不快。

李林甫趁機說道:“陛下。王忠嗣抗旨不遵,聲稱是因為愛惜士兵性命,乍聽起來。他的理由大義凜然。然而王忠嗣這麼做,將陛下置於何地?難道只有他王忠嗣愛惜前方將士性命。陛下就不愛惜嗎?王忠嗣這是在詆譭陛下的聖譽,同時趁機收買邊疆將士人心啊!”

李林甫的話,不可謂不毒。

果然,李隆基臉上不悅的神色更甚,幸好他還不算太昏庸,對李林甫的心思略知一二。同時對王忠嗣比較寵信,沒有立即被李林甫所蠱惑。

但在內心裡,李隆基又確實對王忠嗣產生了一些不滿。正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現在他對王忠嗣的不滿就像大堤上的蟻穴一樣,在李林甫等人不斷的滲透之下,還能堅持多久呢?

李隆基當即將剛剛接替李適之出任左相的****烈、剛由劍南節度使升遷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章仇兼瓊、禮部尚書裴寬、刑部尚書裴敦復、水陸轉運使楊慎矜、御史中丞王鉷、尚書右丞韋見素,監察御史兼度支員外郎楊釗等人一起,召集到政事堂,一起議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現在被李隆基倚為心腹近臣的這些人,憑心而論,皆可稱為人才,就連靠裙帶關係晉身的楊釗。在支度方面也有不俗的才能,心思靈敏。

但就品性而言,其中除了禮部尚書裴寬以廉明清正、剛直不阿著稱外。其他的多數品德不佳。

李隆基等大家參拜過後,把王忠嗣的奏疏交給大家看過,然後說道:“吐蕃向來是我大唐最大的心腹之患,隴右安全時刻受到威脅,特別是石堡得而復失之後,朕憂心難寐。如今北疆已靖,朕有心奪回石堡,諸位大臣以為如何?”

在座的人中,裴寬和章仇並瓊都出任過一方節度。且有戰功,李隆基說完。首先望向年近七旬,德高望重的裴寬。

皇帝內心中是很器重裴寬的。李適之辭去左相一職後,皇帝毅然將裴寬召回任禮部尚書,不無平衡李林甫之意,李林甫對此如梗在喉,一時卻又無可奈何。

裴寬對皇帝躬身揖道:“陛下,石堡雄關險固,難以強攻。老臣以為,王忠嗣所奏不無道理,眼下天時在我,地利在吐蕃,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大唐既無地利,便應從人和方面著手,若是棄人和而與吐蕃爭地利,實在是以己之短擊敵之長,不足取也!”

作為李林甫的急先鋒,御史中丞王鉷立即說道:“陛下憂國憂民,實乃千古聖君。隴右富庶,又是河西以及關中屏障,而石堡乃隴右門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若是任由吐蕃竊踞門戶之地,則隴右難安,河西難安,關中難安,更有損陛下天威,令狄夷輕慢啊!”

皇帝想做千古大帝,流芳萬世,可要是自家大門都被人佔去了,這算什麼千古一帝,還談什麼流芳萬世?

王鉷的話,是句句蘊藏殺機,把一個戰術問題,一下子上升到了有關皇帝顏面、國家威望的政治問題。

章仇兼瓊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

穿越佔座山

隨便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