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徵辟諸葛亮的路徑,霸王!,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諸葛亮還能遠嗎?
孫策又不是曹操,既跟諸葛家無仇,又不屠殺百姓,殘忍暴虐。諸葛亮沒有道理死不入江東。
大漢也是以孝治天下,他叔父、長兄都在江東,他斷然不會行不孝之事,跟叔父、長兄都分家決裂,自己一個人住在荊州。
況且孫策現在欲興桓文霸業,重定天下,跟諸葛亮的志向也算有重合之處。
他最多最多,搬到江東居住,不受孫策徵辟。但只要不流落在其他地方,為其他諸侯所用,影響也不大,孫策可以緩緩而圖之。
況且他現在還是個未加冠的孩子,正在學習當中,三觀都還未生成,是可以施加影響的。
孫策就非常清楚的記得,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是在大學裡面被徹底重塑、凝結起來的。
只要給他找一個好老師,比如陳紀、張昭,孫策相信徵辟諸葛亮也並非不可能。
而諸葛瑾聞言,也鄭重的向孫策作揖,說道:“瑾拜謝將軍寬宏雅量。”
諸葛瑾也是很難做,在徐州之亂時,他是跟叔父等人走散的,自己剛到江東,身受重任,就傳來他叔父領兵進攻江東的訊息,戰場就在臨郡。
江東文武,都免不了在他身後指指點點,有所物議。
他都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向吳侯暫時請辭,將重任轉交他人。
但如今聞吳侯慷慨意氣之言,他頓時為之精神振奮,立即向前一步,手指遠方,指點江山。
“將軍,這半載以來,我一直在此地考察山川形勢,規劃城垣佈局。”
“依我之見,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玄武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建康城應該建在江畔西側,此地乃長江水勢向北最後一段,過了建康之後,便會轉為大江東流。”
孫策微微頷首,江東之所以被稱為江東而非江南,就是因為在丹陽境內這一段長江水勢一直是南北走向的,要直到過了秣陵縣,進入江乘才會轉為常人印象中的長江東西走勢。
諸葛瑾的規劃是建康城就建在這處拐角的地方,如此可以遏控整個航道,軍事上可以有穩固的後方防線,敵軍不論是從長江上游攻下來,還是從長江下游向上攻伐。
只要建康城還在堅守,那就能有一個穩固的防線,敵軍無法突破,己方就可以從另一個方向的航道上獲得源源不斷的補給。
那建康城的守衛戰,就會是中原的斯大林格勒啊。守軍一直可以從水道獲得補給和支援。
孫策倒是沒有自大到,認為首都可以不設防禦,不設城牆。
再強盛的王朝都會有衰落、腐敗的那一天,各種偶然因素、黑天鵝事件,都可能導致敵軍兵臨城下。
但一個堅固的城防,可以給後世子孫最大的依仗,從而渡過難關,就有可能迎來像大唐一樣的中興。
不然像北宋一樣,京都在一片大平原上,無險可守,一次偶然的黑天鵝事件,就讓王朝在盛世當中,忽然崩塌。滅亡的讓人猝不及防,前年國家還大軍揚威,闢土千里,京師當中,物美人和,羅綺飄香,短短兩三年,就忽然王朝末路,君王被俘。
而經濟上,建康城建在這個位置上,也便利於航道通行,掌握水紋。商船不論從上游還是下游運送物資過來,都不需要經歷航道彎路,直接程序即可。
市舶司在這裡建立起來,可以控制要道,對整個黃金水路進行徵稅,哪個船隻都難以僥倖脫逃。
位置選好之後,孫策問道:“卿以為建康城可以建多大?”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