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甲事件(下),鐵十字,月影梧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哥薩克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對醫院進行的參觀。在他們參觀的那所醫院裡,“東方部隊”的戰俘們與德國士兵們一起接受治療。庫季諾夫特別強調指出:“這所醫院的殘疾人只有在治好傷,換上假肢,而且又學習了一門手藝以後,才能出院。所以,因戰爭而受傷的殘疾人在德國對於家庭和國家來說都不是一個
這裡,我們要指出,在我們面前呈現的不是一幅為了宣傳目的而描繪的畫面。即使現在,你也可以在德國見到生活十分方便舒適的殘疾人,周圍人對待他們就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完全沒有蘇聯的庸俗的人們對待殘疾人的那種摻雜著恐懼、鄙視和憐憫的眼光。在蘇聯,衛國戰爭結束以後,受傷最嚴重的殘疾人被趕到了索洛夫卡專門的院子裡,目的是為了不再讓他們的尊容損害大城市人民的形象。
++++++++++++++++++++++++++++版權宣告++++++++++++++++
如果您看到本宣告,說明是實行了防盜機制後的錯誤章節,請不要著急,按照以下步驟就可以恢復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點pc端閱讀本文,請過45分鐘後重新整理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點手機端看,同樣過45分鐘重新下載一次章節內容即可,具體操作步驟為:輕擊閱讀頁面中央,在上端出現下載箭頭後重新下載錯誤章節覆蓋,然後退出閱讀頁面後重新進入;如果還不行請關閉軟體重試一次;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看到有更新後別理會,過45分鐘再閱讀則一切均會正常;
3、如果您在別處閱讀本文,請您去閱文集團起點中文網註冊vip賬號觀看本書,用實際行動鼓勵作者更好地創作;
4、如果您不願意為此付錢。那就請耐心等待,屆時肯定會有正常版本。
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援,對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將盡力寫作。
++++++++++++++++++++++++++++版權宣告++++++++++++++++
柏林周圍的土地並不是很肥沃,所以。這裡大部分地區種的是黑麥和土豆。種植小麥要求土壤的質量比較高,所以只少量種了一些,以滿足農戶自己的需求。由於實行了正確的輪作制、使用了優質肥料,再加上農民們的精心伺候,在德國,即使在土質比較差的土地上收成產量也要比蘇聯高2~3倍。
德國人並不瞭解在蘇聯農村,農民們的生活已經受到嚴重破壞。德國政府十分關心農民,實行了遺產繼承法。另外。使農戶的主要勞動力從兵役中解放出來,這種做法對農業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戰爭期間,農村的勞動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經常有所增加。一言以蔽之,戰爭並沒有破壞德國農民的美好生活。
在戰爭期間,德國的許多農村勞動力上了前線。代替他們耕作的是戰俘和一些從被佔領區招募來的人。
文章接下來講述了那些“東方工人”的美好生活,大概是每月能掙到70馬克,另外,他們吃飯是免費的,不僅吃得飽。還穿得好。
Д.祖耶夫所描述的畫面明顯不是杜撰出來的。當然對於那些農民生活境況的描寫可能有點過於理想化,並且關於德國戰時的農業生產力不斷增長的說法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實際上,德國到1943年時。糧食生產指數已經從1939年的104點下降到了92點(在1942年為86點),而土豆的生產指數也從105點下滑到了75點(在1942年為101點)。但是,即使這樣,對於穿上軍裝的蘇聯農民來說,德國戰時的農業生產水平也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要知道,他們的父輩和祖輩中絕大多數人在1917年以前,從未擁有過超過4公頃以上的土地。那些在德國人看來屬於中等水平的產奶量,對於蘇聯人而言已經是很難達到的紀錄了。
Ф.庫季諾夫的《德國遊記》對於哥薩克人的類似的參觀(不僅有參觀農村的,也有參觀柏林的)進行了描述。這篇文章刊登在1944年1月15日的《哥薩克前哨》上。這篇文章著重指出了德國人生活中許多令蘇聯公民瞠目結舌的細節。例如。長在路旁的一棵棵果樹,由於果實累累幾乎要被壓斷了。原來。“根據那裡的風俗習慣,過路人只能吃掉在地上的果實”。因為果樹是歸個人所有的。蘇聯的集體農莊的成員想都沒想過,成熟的美味果實怎麼可能不享用(當然,要旁邊沒有警察或者警衛)。
給哥薩克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對醫院進行的參觀。在他們參觀的那所醫院裡,“東方部隊”的戰俘們與德國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