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晌�鋂緣某淌交�招幕�肷緗換��拖裼⒂鋶坪羲�際莇ear。我不知道,英語民族槍決一個犯人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說“請過來,我親愛的” 。反正我聽過老舍先生對於丁玲的批判,他說“……還有您,陳明同志,您的思想也是反動的……”他的第二人稱尊稱稱謂,絕對一絲不苟。這位七班的老王君說起什麼分子什麼分子,也滿溢著老北京“旗人”的窮而好禮,幽雅規矩。如果那五(鄧友梅小說中人物)在場,該也是這樣說話的吧。
這裡我接觸到了更多的帽子人物。我發現,相當一部分不是由於右,而是由於太左才找了倒黴。一位少年得志,已經是副局級的很紅的青年紀檢領導幹部,在運動高潮中上繳了自己的日記及與弟弟的通訊,結果兄弟倆同時劃為右派。一位團的紀檢骨幹,在運動基本結束的1958年7月1日——黨的生日,慷慨激昂地大講堅持延安傳統的重要,痛批一些人進城後忘了本,學了陳士美停妻再娶,甚至墮落成右派。他的調門高了些,乾脆,他就是右派。一位耳朵背,一副愚忠模樣的同志,到了掃五氣和向黨交心階段,狠狠地交了一回心,把自己罵了個狗血噴頭,結果是請君入甕。一位女性熱愛文學,少有成果,便在運動後期把自己的沒有人用的作品初稿交上去了,據此,右而派之。
當時已經有一些對蘇共二十大、對赫魯曉夫的非議傳出來了,1958年蘇共在赫魯曉夫的控制下把布林加寧、莫洛托夫、馬林科夫等定成反黨集團,一位小幹部表示對赫的不滿(王按:他可能是為了表現積極),說“把莫老頭接到咱們這兒來吧。”結果把他定成右派。一位長相漂亮、目光如水、出身名門文化教養很不錯的女性,當了右派以後一再稱頌對自己的批判如何“深刻”。還有兩位非知識分子出身的同志,則主要是為人有問題,犯渾,愛吵,說粗野的話,弄成右派。我們班有一位理髮師傅,自稱不是幹部,當不了右派,他是因了對統購統銷亂講話定成“反社會主義分子”的……
八班有班長副班長各一人,領導大家。造林隊辦公室的王主任比較適合抓生產,他對改造思想的任務不太鑽得進去。一次他聽八班的總結批判討論會,睡著了,鼾聲大作。於是二位班長挑起了擔子,樹立了很強的領導意識,並說過能領導這麼一些人也不簡單,將來回憶起來是有意義的。他們極力組織思想批判,用運動中自己領教過的方法與語辭自己搞自己。動輒深夜開會,抓住點什麼就猛鬥一氣,一次鬥得北京日報的漫畫家李濱聲幾乎暈倒。“恬不知恥!”“自取滅亡!”“反動本能!”“欲蓋彌彰!”時過午夜了八班還在喊叫不停,最後是其他班的具有革命幹部身份的其他臨時來參加勞動的同志提出意見,認為八班夜夜鬼哭狼嚎,醜調百出,擾人清夢,噁心討厭……後來才稍稍降了一下鬥爭溫度。可以說這是風欲靜而樹不止的奇觀。
公平地說,不能把責任全推在二位班長身上,眾右派們也有一種受虐狂,有一種積極性,願意互相批鬥,尤其願意至少是習慣於把自己身受的一切強梁粗暴施之於人,己所不欲(而不得不接受後),(駕輕就熟地)轉施於人。不欲已受,必授他人。不欲,則授受最親。常捱打的人打人容易兇狠,被冷淡的人容易冷淡旁人。這也是人性的一個變種。
二位班長還有雅興抓文藝,下令我寫一個反映右派改造的話劇劇本,並稱這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也是有意義的。我明知沒有法寫,但也天天熬夜,作苦思狀。
二十五、一擔石溝(2)
無電燈,熬夜用明拈兒燒煤油(人們管這樣的燈叫做“禿小子”)的燈照明,冒著黑煙,第二天所有的人五官黛黑,尤其是鼻孔,黑得出奇。我說,這樣的燈冒出的煙中未充分氧化的炭分子太多,被眾人笑道“王蒙的腦子裡淨是沒氧化的炭分子……”無法再說下去,其實改善一下燈的狀況不難,但是這裡也有一種受虐狂,有一種對科學與科學主義的輕蔑:都右派了,要科學有屁用?你鼻子不薰黑,誰來薰呢?
文藝活動倒還頗有成績。我們中有一位少年宮的音樂老師,他指揮我們合唱,舊調新詞,表達改造決心。“挑水來上山呀,我們的意志堅,不管風大天又寒……”歌詞是新作,張永經(後任北京市廣播局長)作詞,音樂老師作曲。“一擔石溝石頭多,石頭滿地滿山坡……”也是張作詞,用的是《亞克西》的調子。“嘖噶嘖噶撒拉拉崩”,用的是江蘇民歌,什麼詞忘了,但調兒實在好聽。透過這些活動我初步養成了唱歌看指揮手勢的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一唱歌,就要齊聲高唱劫夫作的《社會主義好》,尤其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