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為奴當如曹爾玉(第三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大明太兇猛正文卷第246章為奴當如曹爾玉只重殺伐!
離開陳府後,坐在馬車上的朱國強的禁不住冷哼一聲。
儘管不知道是誰給陳無敵灌的迷魂湯,但大致可以猜出來,肯定是有人把心思放到了刑部大牢上,那裡面可是關著一百多個文官,那些文官裡既然像錢謙益這樣的東林鉅子,也有像謝升這樣的一部尚書,這些人的門生故舊何其之多。外面肯定有人想要營救他們,至於內部當然也有人希望自己放了他們,以籠絡人心。
當然,這種籠絡人心有可能是為自己,也有可能為他們自己,即便是在自己人這邊恐怕也有不少人和那些人有著說不清的關係。
恩師,座師,同窗,同年,同鄉,親戚。自從有了科舉考試,那些人就利用這樣關係生成了一個幾乎涵蓋所有人的複雜關係網。
而這種關係網恰恰是文官群體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他們能夠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能夠處於不敗之地的原因,畢竟,無論是貴也好,武將也罷,它們的關係反而相對簡單一些,要麼是親戚,要麼是同鄉。至於什麼座師同年之類的關係,當然也是沒有的。
數量上的都是再加上密切的關係。讓文官在官場上佔盡了優勢!即便是在自己這邊,看似和大明的官場沒有什麼聯絡,但是,透過所謂計程車林,還是和他們扯上了關係!
當然,如果自己一開始的時候直接殺了那些人,這一部的那些人絕對不會說什麼。那現在之所以會有所異動,恐怕還是因為看到那些文官被留在了大牢裡。
難道世子爺想要用那些人?
朱國強相信,在內部這麼想的人肯定還不少!
如果不是想用那些人,為什麼留他們的性命?
他們自然而然的也就看到了機會,這個機會不僅僅是幫自己籠絡人才,恐怕也是為了他們自己。他們自己同樣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收得人心。
“可惜,你們全都想錯了!”
目光中閃出一道狠色,朱國強自言自語道。
“留他們一條命,是因為還不到殺人的時候,仁義?”
哼了聲,朱國強冷笑道。
“要是仁義管用,還要什麼法律!”
冷笑著,想了一會,朱國強便尋思著,要不讓回頭讓府中的人寫一篇文章,專門給“京觀”賀彩呢?,哼哼,說老子殺伐太重,我倒要讓你們瞧瞧,什麼是以殺伐為榮!
其實,朱國強還真是以殺伐武功為榮!
或許,這正是他與這個時代人們最大的不同,儘管他也深受文明禮儀的薰陶,可是,學習過歷史的他,自然知道17世紀後的幾百年間,其實就是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大家一邊玩命的文明,一邊玩命的野蠻,文明是修練自身,對自己的文明,至於野蠻,則是對異族、野蠻人的野蠻,按照西洋人後世的說法就是“文明世界遵從文明規則,對野蠻人自然應該用野蠻人的規則”。
或許,這正是西洋世界近代崛起的根源——他們分得清!分得清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野蠻,什麼是入鄉隨俗,什麼是以彼之身還彼之道!
教化仁義有用的話要刀劍何用?現在他們不習慣。不過是因為自己殺人殺的太少了,殺多了。他們也就習慣了。到時候,自然也就不會說什麼教化仁義了。
其實,那天在孝陵獻完建奴的腦袋,彰顯完軍功後,朱國強還是按習慣把上萬具建奴的屍體堆在南京城外,築起了炫耀武功的京觀。
不過半天的功夫,在馴象門外,一座佔地數畝的方型京觀,就出現在南京百姓的面前,百姓們站在這個炫耀武功的京觀前面,他們的心情可謂是複雜至極。
他們固然滿是自豪,但同樣也是心驚膽戰。
這可是萬人冢啊!
這是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
單就是往這一站,百姓們似乎也呼吸到了空氣中的血腥味!
對於民風柔弱的江南百姓來說,這座京觀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凝視著高達數丈的京觀,他們在感覺畏懼的同時,同樣也感受到某種自豪——看吧!即便是建奴猖狂,可又能怎麼樣?最後還不是被世子爺築成了京觀!
在這一瞬間,似乎柔弱的民風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很多時候喚醒野蠻需要用血,要麼是自己人的,要麼是敵人的!
只有血才能真正的喚醒野蠻!
而只存於史書中的東西,同樣也給那人群中的讀書人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德世子實在是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