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3章 大家都是打工人(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故君者擇臣而使之,臣雖賤,亦得擇君而事之。”
看著報紙上的文章,朱國強居然久久不能平靜。
這出自《晏子春秋·集釋》。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君王選擇臣子而使用他,臣子雖然地位低下,也可以選擇君王而輔助他。
可古代中國,除了春秋戰國之外,只有亂世之中,士人才有選擇權!
擁有選擇權計程車大夫,又是什麼樣的風貌?
從春秋戰國,到三國……
朱國強的腦海中浮現出了讀到過春秋戰國的“士”的風采。
因為有了選擇,才有了驕傲的資本。
因為有了選擇,士才可以選擇投奔他人,而不是在隱世和奴才之間做選擇。
就像在另一個世界,打工人可以選擇是否“996”一樣,不過只是待遇和名聲有所區別而已。
但是在古代中國,如果沒有那些諸侯的話,對於那些士人來說,他們壓根兒就沒有選擇。即便是有選擇,也不過是是否數典忘宗的選擇,畢竟,天下只有一箇中國,出了中國,就是蠻夷了。
現在有了諸侯國,士人就有了選擇。至少他們可以選擇不去做奴才,像打工人可以不選擇996一樣。
其實,士人也是打工人,過去他們只有一個老闆可以選擇,但是現在除了一個大老闆,還有一群小老闆。
“如此,華夏必可復興!”
盯著這篇文章朱國強不禁長嘆道。
這篇《非君擇臣,臣亦擇君》那裡是什麼新聞,分明就是檄文!
是吹響文明擴張的檄文!
如果說,之前的封建,是為了解決大明內部的問題——流民,藩王,也是為了解決外部問題——西洋威脅,近鄰威脅。
那麼,現在的封建,卻是文明!
是文明的擴張,是華夏文明的再次擴張!
有了這篇“檄文”,朱國中再也不必擔心人亡政息,不需要擔心華夏的未來。
因為他將開啟一個華夏文明內部競爭的時代!
這必定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在這個時代,這些源自大明的文明還會相互競爭。
這種競爭是不僅僅是文明上的,甚至諸侯之間還會爆發衝突,甚至戰爭,這些戰爭會曠日持久的,最後只有強者能夠生存,而為了成為強者,他們必須要不斷的改革,而不是故步自封,不是妄自尊大,不是閉關鎖國。
甚至,戰爭會一直伴隨著這些諸侯——他們必須要“非我族類”的夷狄發起進攻,為了生存空間,他們必須要進行擴張,為了擴張,他們必定會竭盡所能的招攬人才。
這些人才不僅僅只是隻通儒學經典的治世之才,他們需要是創新型的人才,需要的是軍事家、科學家,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
這甚至會讓大明朝感到壓力——大明要是想用廷杖去收拾士大夫,想把士人馴服成奴才,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有了選擇,有幾個人願意當奴才?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除了大老闆,還有小老闆,小老闆那麼多。大老闆自然要有所顧忌,有所收斂。
無論願不願意,大明都必須加入這場競爭之中!
而在這種文明的競爭之中,必定將會再次誕生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
就像人類科學技術,為什麼會在17世紀後,以一種膨脹式的方式發展?
就是因為歐洲各國君主的重視,因為戰爭,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國與國之間的征服,決定了國家的興衰。因為相對寬鬆的人才互相流動,歐洲的17-19世紀,不就像春秋戰國嗎?
他們或許沒有打出一個統一的歐洲。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卻奠定了人類近現代科技的基礎。
而自此之後,大明也將會進入這樣的競爭之中,當然這是華夏文明內部的競爭,將是一個相對和平的競爭——類似史書上的“西周”。
在這樣的時代裡,華夏文明將會發展到什麼樣的高度。
那怕就是朱國強自己,都不敢去想……
但這一瞬間,朱國強真正意識到,他將會成為華夏曆史上最偉大的帝國!
周天子分封天下,奠定了華夏的根本!
秦始皇一統天下,夯實了中原的根基!
而明天子分封天下,將會迎來什麼呢?
將會迎來華夏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