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2章 他來了,闖王來了(求訂閱,求支援,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家歡喜幾多愁!
三月初九,當闖賊的先頭騎兵到達京城外的時候,京城九城震動,城門緊閉。守城兵無不是惶恐不安的看著在城外來回奔騰的騎兵。
當天下午,更多的闖賊出現在城外,開始在城外安營紮寨,首先被圍的是北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然後是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內城的東邊城門和外城各門是直到初十才被闖賊包圍,並有騎兵在外城的近郊巡邏。從此,京城與外邊的訊息完全隔斷。
當闖賊由李過和李友率領的兩三萬先鋒步騎兵輕鬆擊潰了在沙河防的數千京營兵,長驅來到德勝門外時,駐節永平的薊遼總督王永吉派人送來的十萬火急的軍情密奏僥倖送進正待關閉的朝陽門,直送到通政司。通政習堂官一看是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軍情,不敢拆封,不敢耽誤,直接送進宮中。據王永吉密奏,遼東總兵吳三桂已於初五領兵南下,他本人將率領數萬精銳邊兵星夜馳援京師,懇請皇上務必堅守數日,以待關寧的援兵到來。王永吉的這一密奏,讓崇禎只覺是絕處逢生,狂喜的他不禁以掌拍案道:
“吳三桂果是忠臣!”
恰好聽說皇上已經一天沒吃飯,來給皇上送飯的皇后,聽見皇上的拍案聲,心中大驚的她並沒有聽清皇上的話,趕快走進來,見皇上喜形於色,頓時放心的皇后柔聲問道:
“皇爺,為何事手拍御案?”
崇禎歡喜道:
“吳三桂已率領數萬精兵從遼東前來勤王了,京城不要緊了!”
皇后連連說道:
“我朝三百年江山,國基永固。雖說成祖以天子守國門,置天子於險地,可是從英宗以來,京城雖然幾次被圍,但總能逢凶化吉,這次也是一樣。請皇爺從今不必過於焦急,損傷御體。請下手詔,催吳三桂的救兵速來好啦。”
崇禎點頭:“叫司禮監來人!”
皇后隨即傳旨在殿外侍候的太監,速傳司禮監太監前來。趁這時候,崇禎用未筆給吳三桂寫了一道手諭:
“諭平西伯吳三桂,速率大軍來京,痛剿逆賊,以解京師之危!”
司禮監太監將這一皇上手諭拿去之後,在黃紙上端蓋一顆“崇禎御筆”便璽,封好,封套上加註“八百里飛遞”五個字,登記發文的月、日和時間,不經內閣,直接送交兵部,要立即派快馬送出京城。
看見皇帝正在默想心事,皇后想著他連日飲食失常,夜不安寢,難得這會心情略好,便向他柔聲功道:
“皇爺,既然有了天大的好訊息,吳三桂即將率關寧精兵來解京城之圍,請皇爺稍寬聖心,先用些膳食,然後再休息上一陣。”
崇禎望望皇后,卻沒有做聲,
倘若是在往常,崇禎如此狂喜,一定會立刻將王永吉的飛奏宣示內閣,然後由主管衙門將這一訊息佈告京師臣民,以安定人心。然而,現在的經驗讓他變得慎重了。已經有許多次,他的希望變成了絕望,他的“廟謀”無救於大局瓦解。甚至很多時候,都與他的預期恰恰相反。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對吳三桂勤王一事也不敢抱十分希望。如今他擔心吳三桂害怕“闖賊”兵勢強大,在畏縮觀望,不能星夜前來,又擔心闖賊會分兵阻擋關寧兵西來,一面加緊攻城,使關寧兵救援不及。
自從昨天三大營在沙河潰散以來,他的心頭就壓著亡國的恐懼,只恨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能夠為他分憂。由於這種絕望心情,他不肯貿然將吳三桂勤王的訊息向臣民宣佈,獨自在宮裡繞屋走動著,最後又滿面愁容的坐下思索,隨後又深深地長嘆一聲,甚至都沒有注意到皇后一直站在那。
皇后一直都沒有離開,她就是靜靜的站在那裡,她既對眼下的國家大事放心不下,擔心著祖宗的江山不保的同時同樣也擔心著皇上。
聽見皇上深深地嘆息一聲,她便用輕柔的話聲問道:
“皇爺,已經來了大好訊息,為何還要如此憂愁?”
倘若在平日,崇禎或許會揮手使皇后退出,那怕是在皇后的面前,他也決很少對她談起一句心裡話。但是現在亡國之禍到了眼前,崇禎的態度也變了。他惱恨文武群臣沒有一個爭氣的,甚至有不少人在等待向“流賊”投降,等著做逆賊的官。
他的心裡同樣痛恨平素大小事務,朝臣們總是爭論不休,可是眼下竟然沒有一個人進宮來向他獻救急之策!
這是大明的官嗎?
想到這崇禎禁不住滾出熱淚。皇后的心裡一緊,憂心著亡國的慘禍已經臨頭的她也跟落淚哽咽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