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2章 大明特色計程車民關係(第一更,求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坑子孫了吧!
“所以於士紳百姓來說,只要能拖欠錢糧,總有一天會被朝廷免除,甚至有無知小民甚至祈盼帝君駕崩,新皇登極後下旨免其拖欠,皇恩仁愛,所換得的不過只是如此!所以這才有了為能拖欠錢糧,士紳也好普通百姓都是絞盡腦汁,士紳地多,自然更不願意繳錢糧,普通百姓當然更不想繳,這地多的不想交,地少的也不想交,所以從永樂年至今,士紳百姓早就達成了共識,地多計程車紳每到官府收稅時就煽動尋常百姓,讓百姓毆打稅吏,名曰抗糧,有高皇帝的祖訓在那,這知縣的官帽也戴不穩了不是?窮也好、富也罷的都一樣,反正都不想交賦稅,士紳人數少可有勢,百姓無勢可人多,兩邊加在一起,一邊有勢一邊人多,兩邊互相配合,這錢糧雖不至於不交,可總能少交不少,這拖欠自然也就的越積越多,反正吃虧的不是自己就行,至於朝廷……誰會在乎。”
好一句話誰會在乎,張亮的一句話,讓朱國強的眉頭皺成了一團,這那裡是士紳把大明給掏空了,分明就大傢伙合起夥來一同掏空了大明。
當然最可恨的還是那些士紳,我沒有他們的在背後策劃這些,那些普通百姓又怎麼敢如此?
“其實他們也不是交,只是先拖著,等拖到最後,官府自然也就給大家打折了,至於拖欠的先掛在那,等過上個十幾、幾十年,等到全天下的積欠越多越多的時候,自然有官員動輒鼓吹蠲免賦稅顯示皇家仁愛,誰家要是交足了,將來一蠲免反倒吃虧了,你說天底下誰願吃這樣的虧?”
儘管關注過明朝稅賦拖欠,可朱國強從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內幕,而張亮的話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畢竟許多資料中都是說什麼“惡吳中士大夫賴糧”,可怎麼到了張亮這,就變了味道了。
“張亮,以你這麼說,我大明拖欠的罪人全是小民百姓了!”
儘管聽出大將軍語氣不善,可張亮仍然說道。
“哼哼,大將軍“吳中士大夫賴糧”是眾所周知,咱大明朝拖欠稅糧的說是士紳,可動手的從來都是百姓,百姓譁變抗糧時,士大夫可都是站在官府那邊的,他們,那才是咱們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啊!”
不理會大將軍臉色的難看,張亮冷嘲道。
“百姓不堪重負譁變抗糧,怎麼辦?當然是要靠本地士大夫們去安撫。這樣不但能化解譁變,還能收到稅款錢糧。地方官員登門拜訪豪紳,他們一商量,民變化解了,錢糧也收上來了。紳是良紳,官是能吏,民自然也是善民。”
聽著張亮的諷刺,朱國強的反問道。
“他們不是抗糧嗎?怎麼又交了錢糧了呢?到頭來豈不是白忙活了?”
“白忙活?怎麼可能白忙活嗎?大將軍,即便是無知小民也知道,這朝廷的錢糧不可能不交,只是交多交少的事情,所以,才會有官員與豪紳商量,想要收他們的錢糧,就得先讓豪紳出錢糧,有他們帶頭出了錢糧,尋常百姓才會跟著出,到最後,豪紳交的錢糧退回大半,尋常百姓交上七八成,如此一來官府能收個五六成的錢糧,那也就算是能吏幹員了,要是碰到強勢一點的豪紳,指不定他交的錢糧,還要原樣奉還。如此一來,豪紳可以不繳,而小民百姓可以少繳,他們自然樂意如此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能少交一些,總好過多交一些。”
瞬間,朱國強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曾要看過那部電影中的那句臺詞。
“得先讓豪紳出錢,帶著百姓捐錢。豪紳捐了,百姓才跟著捐。錢到手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嚯!
弄了半天,大明朝也就是另一個鵝城啊!
“好一個樂意如此……他們當真以為大明沒有王法嗎?”
大將軍冷冰冰的話語,讓張亮說道。
“大將軍,大將軍有王法不假,可他們有高皇帝的祖制,而且還一句話叫——法不責眾!那麼多人合在一起,有權的在後面策劃,沒錢的出頭露面,大家一起上,就是地方官也是極為忌憚,到最後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