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懸棺之謎,入地眼,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格格不入,光禿禿的看不見草木。
“當地古族把這座山叫蛇神山。”葉九卿興奮的對我們說。“你們看,此山綿亙婉蜒,形似伏蛇,高聳入雲的山體宛如直立的蛇頭,而後面蔓延的茫茫林海如同蛇身。”
我看了半天,還果真如同葉九卿描述的那樣,怎麼看都宛如一條巨蛇,而從靈山出來的人,曾經告訴馬幫,靈山敬蛇為神,每三百年會祭祀一次蛇神,而此地又叫蛇神山,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絡。
“你們看,懸棺!”薛心柔抬著手興奮不已。
隨著她手指的方向,我們看見在山體上,洞穴星羅棋佈,星星點點,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數以百計,而在這些洞穴之中,隱約能清楚的看見安放在裡面的棺槨,薛心柔激動萬分,連忙取出相機拍照。
“好奇怪,這些洞穴似乎不是天然形成的……”我看了半天喃喃自語。
“是啊,咋一看這些洞穴有大有小,可仔細看,分佈似乎是有規律的。”宮爵也點點頭說。
田雞偏著頭看了良久,換了好幾個角度,撓撓頭對我們說:“你們有沒有感覺,這些洞穴像是什麼圖案。”
被田雞這麼一說,我也意識到這些洞穴分佈奇怪,葉九卿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拿出紙筆,按照洞穴的分佈和間隔,在紙張上畫下來,拿在手裡看了很久,突然眼睛一亮,用線條把這些洞穴相互連在一起。
“看來我們之前的推測是對的,靈山就在這裡。”葉九卿的聲音有些激動。
我看著葉九卿手中的畫的圖案,還是沒反應過來,葉九卿笑了笑,從身上拿出另一張紙,那是從在蜀中發現的船棺上,拓印下來的圖案,葉九卿把兩張紙重回在一起,對著陽光舉起。
我們這才吃驚的發現,這些洞穴竟然是按照船棺上的圖案分佈,若是把這些洞穴用線條連在一起,便是一副銘刻在山體上的巨大圖騰。
“殷蝶說過,這是靈山的圖騰,代表兩條交匯在一起的蛇,既然這個圖騰出現在這裡,就說明靈山真的存在。”我欣喜如狂說。
“可這座山我上去過,在上面並沒有任何發現,更沒有看見什麼金城,在這裡留下靈山的圖騰,想必有其他的含義。”葉九卿說。
“如果說這些洞穴是以靈山圖騰分佈,那說明這些洞穴並非是天然形成,而是人為挖掘的。”薛心柔放下相機一臉認真說。“而在洞穴中安放有棺槨,這樣的懸棺安葬方式,死者生前地位一定很崇高,或許是靈山的人,指不定在棺槨裡能找到靈山的線索。”
“心柔說的對,這些洞穴高不可攀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無人能進,想必棺槨儲存完好。”宮爵點點頭說。
“可,可既然無人能進去,我們同樣也進不去啊。”田雞撓撓頭說。
“這些洞穴是人為開鑿,而且還能把棺槨放進去,就說明一定有辦法能進去。”我指著山頂說。“大不了我們從上面放繩索,直接垂吊下去。”
“這些辦法我曾經都想過,首先,這些懸棺距離地面三百多米,同時距離山頂也有兩百多米,我們帶來的繩索沒有這麼長,從上面往垂吊是不可能的。”葉九卿搖搖頭說。“而且,我去過山頂,發現山頂沒有樹木,我特意勘查過,原本是有的,但被砍掉,整個山頂光禿禿一片,根本沒有能固定繩索的地方。”
“這說明修建這些懸棺的人為了防止,有人從山頂垂吊下去,特意清除了山頂一切有可能被利用的地方。”我若有所思點點頭。“不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這些洞穴的開鑿和懸棺並非是從山頂吊下去的。”
葉九卿取回水壺,坐在地上,招呼我們先休息一會,到了這裡基本上也算完成一半,這些洞穴的開鑿辦法,以及懸棺是如何安放進去,足足困惑了葉九卿幾十年。
他說也沒指望一時半會就能破解出來,他上一次就是在這裡碰壁,如今能不能找到靈山,就看我們可不可以破解這千年懸棺的秘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