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三朝回門,傾君策,隱身貴女,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去。
福瑞院一面忙著過節的事,一面又得安排沈俊臣娶韋十九孃的事,有了上回給沈宛備嫁妝的經驗,這一次潘氏倒是得心應手,沒幾日就打點得像模像樣,聽說已經備了二十二抬聘禮,不能再多了,當年沈俊臣娶石氏,才二十五抬;娶潘氏時,他備了二十四抬,再到韋氏就只能是二十二抬,這是規矩。
沈宏知道沈宛給了沈俊臣田莊店鋪與十萬兩銀票的事,一回頭,他就告訴給潘氏了,沈俊臣只說這些店鋪田莊當成大房公中的產業,又給了潘氏五萬兩銀票,讓她在石臺縣老家置上一萬五千兩銀子的家業,再在京城另置一萬五千兩銀子田莊店鋪,剩下三萬兩便要攢下,姑娘公子大了,總是要預備嫁妝聘禮的。
沈容這裡,自不需他們張羅,沈宛離開時說過,待將來沈容訂下好人家,她會從趙都趕回來親自預備。沈宛的意思很明確,她給的這些東西,都是給沈俊臣、給沈家大房的。
潘氏手頭原就是有些銀錢的,現在銀子多了,要辦什麼事不難,便遣了李管家回一趟石臺縣,重新備一份家業,現在備的就單屬於大房,二房是怎麼也討不上的。再說二房沈俊來一家,早在當年沈俊臣娶石氏時就分過一次家,沈家莊十幾畝良田便是沈俊來的。
潘氏問道:“今兒過節,要不要請老太太過來一道用宴?”
沈俊臣提到這事就頭疼,老太太總說石氏跟著沈容,不願再見沈容,“老太太若來,五姑娘就不能赴宴。”
潘氏也不想沈容,一看到沈容,她就渾身不自在,“我瞧大姨娘說的話五姑娘還是會聽得進去,我讓大姨娘與她說。老太太忌諱五姑娘,你也是知道的。”
大姨娘也曾做過虧心事,不過是強自鼓足勇氣,硬著頭皮裝成一副無辜模樣,若不是潘氏知曉實情,還真被大姨娘給矇騙過去。現下,大姨娘處處裝出一副“故人”模樣地幫襯沈宛姐妹,還不是想從沈宛姐妹身上得些好處。
沈俊臣道:“我拿了一筆錢,準備給二弟置份家業,一座三進院子,又一處三百畝的田莊,另有一個雜貨鋪子。”
潘氏聽得肉疼,只按捺不出聲。是給二房置家業,或是留他們繼續住在府中,潘氏會選擇前者,前者置了家業,往後就不必再管他們的生活,不失為一勞永逸的好法子。若是沈俊來過得不好,讓沈俊臣不過問二房人的生活,這也不可能。
沈俊臣道:“是從宛兒給的銀錢裡出的,一座三進院子,在城西,一個徽地商賈做生意栽了,要賣了別苑,倒也不貴,一千六百兩銀子,主要是裡面的傢俱都還能用,房屋七成新,前院有廚房、書房兩座小院,過了二門,後面又帶了三座院子,一座主院,東西各帶一座,將來二房的人口多了,他自己攢錢再造屋也有地方。
總不能讓他在我們家裡娶新人過門,再說沈賓那孩子而今變成這樣,我……也不願瞧見他,讓二弟帶了二房的孩子搬入新居倒也方便。日子都是他們自而個過的,我花了這麼一大筆銀錢給他置家業,如果老太太還不知足,我無話可說了。我沈俊臣行事,對得住天地良心!”
潘氏沉吟道:“是不能讓三爺住到家裡,萬一驚了儀方院那位又是一場風波。”
沈賓害死了沈寬,這可是仇恨。石氏萬一感覺到沈賓回來,又放出小鬼鬧騰,沈府也別想安寧了。
潘氏早前還為沈俊臣給二房置家業不滿,這會子,倒是很快就釋然了。“我吩咐李管家,如果二叔帶三爺回來,就讓他們直接去城西沈宅。”
沈俊臣應了。
潘氏令李嬸子去傳話。
沈俊臣道:“昨日,皇上召我去御書房回話,他問我‘聽說你結髮原配是冥仙?’我嚇了一跳。”
潘氏驚道:“這種事,怎就傳到宮裡了?”
沈俊臣一臉苦笑,“我怎知道?反正這話就傳出去。皇帝還誇了句‘你有福氣啊’。你說好好兒的,他問這麼一句是什麼意思?我出宮的時候,正巧遇到黃桑道長,他將我從頭到腳的打量一番,道了句‘有幾分貴氣!’”
潘氏突地憶起,聽說二、九兩位皇子為救黃桑道長,與神秘蒙面人廝殺之事,二皇子還因為負傷,頗得皇帝誇獎,賞了好些補藥到二皇子府。
沈俊臣很是認真地道:“黃桑道長說,我們沈家要出一個極貴女子,可我想了良久,也不知道他說的是誰。”
潘氏脫口問道:“會不會是我們家宜兒?”
“我在想著,啥時候把黃桑道長請到家裡。”
“聽說崔相夫人請他,他都不去。皇上看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