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雙重課堂!雙重考驗!
莫扎特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雙重課堂!雙重考驗!,求求了,快回家練琴吧,莫扎特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王小虎:“啊?不是演奏流派嗎?”
李安:“非常好的問題,沒錯,不是演奏流派,那個時候還沒有發展到演奏流派。”
“和今天不一樣,那是一個屬於作曲家的時代。”
那是一個屬於作曲家的時代,聽到這句話,王小虎有點莫名感動。
李安:“為什麼叫他們維也納三傑,有種好漢三兄弟的感覺,你們得先清楚一點,這三位大爺可不是每天泡在一起把酒言歡。”
王小虎:“老師你光看著我幹嘛啊,我還是有點常識的。”
李安:“行,那你告訴我為什麼是他們三個被稱為維也納三傑?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可遠不止他們三個,同期可是有一些作曲家的名望還在他們之上。”
王小虎:“因為他們的作品好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安:“所以說在外面就不要把一拍腦子想出來的答案隨便講出來,什麼叫好聽?你是個學音樂的。”
王小虎:“”
李安看向小車:“你說說看。”
小車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常看音樂史的她知道評判一位音樂家的成就應該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不能只用今天的音樂審美來做鑑別,王小虎的回答確實太籠統了。
片刻。
小車:“因為他們三位作曲家在創作上推動了音樂後續的發展。”
王小虎:對對對!我剛剛想到!
李安:“具體一點。”
小車:“推廣奏鳴曲式。”
李安:“也可以這麼說。”
小車:“他們讓音樂變長了。”
李安:“很好,還有嗎?”
小車搖搖頭,慚愧笑道:“想不出來了老師。”
王小虎:能聯想到樂曲長度已經很牛了啊!
李安:“他們三個雖然在生活的年代,個人影響力和職業生涯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他們有著十分相似的工作目標。”
“第一,曲式,他們把奏鳴曲推到了人們面前,在此之前巴洛克舞曲才是主流。”
王小虎點頭。
“第二,樂曲長度在他們的推動下也有了十足的發展,到古典主義時期結束時,交響曲的長度已經能達到一個小時。”
小車點頭。
“這裡很關鍵,曲目變長,是不是對作曲家的創作要求就變相提高了,就像你們寫作文,構思一篇六百字的作文和構思一篇三百字的作文難度一樣嗎?”
王小虎:“絕對不一樣。”
李安:“是不是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小車:“老師我好像有點感覺了,怎麼說,作曲家的思考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變化,到了浪漫主義時期這種現象又發生了變化,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是有很多因素造成了這種創作上的變化。”
李安笑:“我大概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是不是想說社會的發展,社會藝術哲學政治,甚至科學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作曲家們的創作。”
小車:“是的老師!”
李安:“你的聯想沒有任何問題,但這是另一個課題了,你先跟著我的思路走。”
小車:“嗯嗯!”
李安:“第三呢,就是他們讓鋼琴這件樂器徹底走上舞臺,我們告別了什麼啊?”
二孩齊聲回答:“羽管鍵琴。”
李安:“對,當時在吉格藝術長廊,陳老師也給你們講過鋼琴這件樂器的發展歷程。”
一頓,“所以基於他們三人對於西方古典音樂做出的貢獻,後人把他們並列在一起,給了一個世俗的稱號,維亞納三傑,原因就是他們共同推進了音樂的發展。”
“明白了嗎?”
王小虎舉手。
李安:“說。”
王小虎:“那古典主義時期到底是從哪開始到哪結束呢?”
李安:“我給你一個年份,剩下的,你自己慢慢去琢磨,1750到1825。”
忽然,小車想到夏令營選隊的時候:“1750年巴赫去世。”
當時大螢幕上有六位作曲家供他們選擇,每個作曲家的介紹中都有作曲家的出生年月,因為巴赫是第一個作曲家,所以她記得特別清楚。
“我懂了!”經小車這麼一說,王小虎瞬間像是明白了什麼,不過馬上他又把嘴閉上了。
李安見狀:“說吧說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