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千古女皇(二十二),珠玉在側,秋水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雍王府看他。年紀尚幼的李隆基對於自己換了個父親的事情接受得十分坦然,與新母親雍王妃竇氏之間的相處也還融洽。
這天李宸帶著宋煜一起到雍王府,雍王李賢正在院中練劍,聽到說阿妹來了,便出來相迎。
他也知道李宸到雍王府來,大概便是想要宋煜找李隆基玩的,笑著跟李宸說道:“阿瞞眼下應該是在書閣裡,我與你們一起去看看他。”
李隆基正在書閣裡看書,李宸等人去的時候沒有驚動他,就連宋煜也眨巴著好看的眼睛瞅著書閣裡的小表兄。李隆基唸書的時候十分乖巧,也不會偷懶,只是累了的時候伸伸胳膊,然而規矩了好一會兒之後,沒忍住,想要起來溜個彎再說,卻不經意地看到了李賢等人。
他一愣,然後規規矩矩地上前行禮
李隆基再能沉得住氣,到底也是一個孩子,見到宋煜和李宸,眼底裡都是喜悅。
李宸和李隆基說了幾句話,就打發他和宋煜到一邊玩去了。
這對已經久別的兄妹,再次相聚洛陽至今已經一年多,可也沒什麼機會可以好好說上幾句話。當年李賢被送往巴州的時候,李宸和宋璟才大婚不久,十五六歲的少女,含苞欲放的年華。昔日的少女變成了如今清貴高雅的成熟女子,李賢看著從前會在自己跟前任性耍賴的阿妹,百感交集。
大概是心中的感覺過於複雜,想說的又太多,每每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
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其實有這樣感覺的,不止是李賢,李宸也是。
李賢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前方院子中正在玩耍的兩個稚兒身上,像是聊家常一般跟李宸說道:“阿瞞和煜兒秉性都十分不錯,都是阿妹這些年來教導有方。”
都回來一年半載了,只要有心,什麼事情都是可以打聽得到的。永昌公主對兄姐們的愛護大唐的百姓都曉得,皇嗣的幾個孩子全部關在深宮裡,公主憐惜他們小小年紀便被關在深宮之中,又失去了母親,便常常與小郡王帶著在宮外蒐羅的玩意兒進宮去跟他們玩。而在皇嗣的幾個孩子當中,跟小郡王感情最好的便是李隆基。
以李賢對這個阿妹的瞭解,她本就對李旦的幾個孩子特別憐惜,宋煜又特別喜歡跟李隆基玩,大概也會愛屋及烏。果不其然,自從李隆基到了雍王府之後,李賢便有意無意地旁敲側擊,李隆基對這個永昌姑姑的眷戀之情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李賢竟然在李隆基的身上,看到了從前阿妹幼時淘氣裝扮成小郎君的影子。
可見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賢對此當真是哭笑不得。
李宸聽到李賢的話,笑著搖頭,“說出來也不怕二兄笑話,我倒是從來沒有操心過煜兒的功課,那些事情向來都是廣平在管。”
李賢眼中流露出驚訝的神色。
李宸倒是十分坦然,“其實也沒什麼不好說的,我一直希望煜兒能過得快樂無憂,若是我教導他,難免會讓他沾染了我那些彎彎繞繞的壞毛病。身為男子,還是讓他父親親自教導較好,我頂多便是閒下來的時候給他說說故事。”講完故事之後,心血來潮也會點評兩句。
但是大概永昌公主和小郡王這對母子算是較為奇葩的,當孃的不怎麼操心兒子,閒下來會跟兒子聊聊天,都是一些十分平常的瑣事,兩人說起來卻津津有味。也會說風就是雨,兩人本來好好地在練字一轉身或許就去湖上泛舟了。
宋煜的小腦袋瓜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李宸興致來了,也跟他天南地北胡扯一通,想著反正有宋璟在,這個孩子走不了歪路,於是就更加肆無忌憚。
李賢聞言,十分莞爾。
“阿妹。”
李宸抬眼,看向他。
李賢想了想,忽然提筆在書桌上寫了一行字:“父親駕崩前,我收到過父親暗中送來的書信。”
李宸眨了眨眼,笑著提筆:“我曉得,父親駕崩前私下見過我,告訴過我此事。前因後果,當時我派人給你送去的書信不都交代過,怎麼了?”
李賢看著李宸的神色,略微沉吟了下,將兩人寫過字的紙扔進了火盆裡,笑著搖頭,“沒事,就是問問。”
父親駕崩前,他收到了來自父親的書信。父親信中沒有多說什麼,只有寥寥數語,說他時日無多,許多事情已有心無力,若是他有不測,母親必有異動。父親叮囑他若是想要保命,便得先發制人,裝瘋雖然有失大雅,卻是保命的良策。
於是他一裝,便是十來年。
他裝瘋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