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噱頭,大宋小郎中,柳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是在這之前楊明德不會這麼問的,但是這幾天楊仙茅顯露出的本事讓他看到希望。
楊仙茅想起了路上見到的江湖郎中點痦子的事情,神醫華佗《青囊經》上面記載不僅有全身麻醉的麻沸散,也有區域性麻醉的配方,主要是用來做癰疽癤疔手術的。做這些手術的清創,要挖取些已經腐爛的血肉,甚至要割掉一些浸潤了膿液的正常肌肉,所以會很疼,塗抹了麻藥之後,就可以實行普通手術。
這種區域性麻藥如果用來給人點悟子應該不會痛的。
想好之後楊仙茅說:“我學會一種無痛點痦子的辦法,我準備明天開始,搖個鈴鐺走街串巷去點痦子,馬上要過年了,很多人願意這時候花錢點痦子,開開心心過年,所以我想生意應該會比較好。”
張氏聽到兒子要搖著鈴鐺去當鈴醫,便說道:“那太辛苦了,走街串巷,這兩天又特別冷,還下著雪,要不還是把絲棉衣服典當了還他吧!”
張明德卻沉聲道:“錢掌櫃著急,所以提前來要債了,還有幾個債主還沒登門,就算我們把絲棉衣服都拿去典當換了錢也不夠還這些人的,掙錢才是最好的辦法,既然孩子想當鈴醫點痦子賺錢,那就去。我也不能在家裡閒著,這樣吧,我給人代寫書信,——在門口貼個告示,我這一筆字還是看得過去的,這馬上要過年了,很多人都會寫書信問候報平安,所以請人代書寫信的還是不少的,應該能掙些錢。”
聽了他這話,張氏也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去洗衣房接些衣服來家裡洗也能掙些錢的。”
洗衣房有點類似於現代的乾洗店,有些人懶得自己洗衣服,特別是冬天太冷了,便把衣服送到洗衣房裡花上幾文錢洗個乾淨,圖個輕鬆,而洗衣房的工人忙不過來的時候,會對外招聘臨時僱員幫著洗衣服,可以把衣服拿回家洗,洗好再送去,當然把衣服損壞或丟失需要賠償的。
楊仙茅對母親說:“不用了,大冬天的洗衣服太辛苦了。”
張氏苦笑道:“沒事的,娘不怕冷的。再說不是有你的防凍膏嘛。”
“那也還是很辛苦的,——要不這樣吧,娘,先看看我點痦子賺錢情況再說,如果賺不到什麼錢,再商量洗衣服的事情。”
楊明德道:“仙茅說得對,洗衣服實在太辛苦。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這樣的。先看看仙茅和我這邊能賺多少錢再說。”
張氏只好點頭答應。
楊明德拿了一張紙寫了個告示貼在門外的牆上,大意就是替人代書,每封書信五文錢。
楊仙茅則拿了紙和筆來到那點痦子的江湖郎中攤位前。那江湖郎中還在滿頭大汗的給那慘叫的少婦剜著臉上的痦子,只因為痛得太厲害,所以每剜掉一顆都要休息半天,並把血止住了才能接著剜下一顆。
周圍有些人圍著瞧熱鬧,楊仙茅站在人群后面探頭往裡看,然後躲在圍觀的人後面將招牌上畫的圖的每一個痦子所在的位置和代表的吉凶都在紙上記了。確認無誤之後,楊仙茅回到了藥鋪。
這時天已經快黑了,母親張氏正在廚房做飯。告示貼出去,就有人來找楊明德請他代寫書信了,他正坐在桌前幫那人代寫書信。
楊仙茅找了一塊白布,把紙上的圖形照著畫了下來,標註上痦子代表的吉凶,又找了根竹竿做了個幌子,然後跟母親要了五文錢跑到雜貨鋪,敲開門買了個黃銅搖鈴回來,這是必備的道具。
接著,他開始配置神醫華佗《青囊經》上面所記載的區域性麻藥,這是點痦子成功的關鍵。配好之後裝在一個小瓷瓶裡。
第二天早上,楊仙茅將手術器械和藥放在一個小箱子裡,挎在肩上,然後舉著幡子搖著鈴鐺就要出門。楊明德把他叫住了,叮囑說:“當鈴醫有個規矩,你要記住。”
“什麼規矩?”
“不要漫天要價,要實誠,有點薄利就夠了。要價太高,人家也不會來找你的,明白嗎?”
“十文錢?那要賺到什麼時候!”
“你一天賺個五十文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楊仙茅不以為然,因為自己點痦子的技術跟別人不一樣,能做到無痛點痦子,肯定應該比其他人收錢多。但具體收多少錢他心裡也沒底,最好讓求醫的自己給,這樣雙方都滿意。
眼看著兒子要去走街串巷做鈴醫行醫賺錢,楊明德心裡真是有些不是滋味,可是沒有辦法。
但對楊仙茅來說卻並不以為是什麼丟臉或者難堪的事。送醫上門本來就是醫者應當做的善舉。唐朝的孫思邈是天下聞名的神醫,他就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