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9章 相逢,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彭瑾並不知道在暖暖心目中自己這個母親如此地優秀出色,她此時正頂著滿屋子的油煙,親自在廚房裡安排呢。
好在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總算是不枉費她的一番辛勞。
搬入新家的前幾天,難免陸續有人上門道賀,劉識和彭瑾一直忙著接待賓客,日子顯得十分忙碌。
連帶著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姐弟也忙碌起來,每天幫助父母一起接待賓客,倒是迅速地成長了不少,待人接物也越發地成熟了。
等到閒下來了,夫子張倫便又重新來給孩子們上課。
彭瑾特地闢了一處小院留作孩子們的學堂,其中的一切配備雖然不說是頂好的,但是也都不差。
孩子的教育一點都馬虎不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將來會選擇過一種怎樣的人生。
而暖暖和劉湛劉澈三個孩子也很懂事乖巧,他們體貼彭瑾的一番苦心,因此雖然未必每天都愛好學習,但是課堂上總是認真聽講,不讓張倫的教授白費。
劉識親自檢視了兩回孩子們上課的情況,回來後將彭瑾攬在懷裡,一臉歡喜地感慨道:“你將他們教得都很好。這些年來,辛苦你了。”
彭瑾或許沒有像張倫一樣,教給孩子們豐富的知識,帶他們領略斑斕的世界,但是卻教會了他們最基本的道理——該如何做人。
人立身於世,學會做人才是最關鍵的。
而他作為父親,很多時候都沒有辦法像彭瑾一樣陪在孩子們身邊,耐心地教導,陪伴他們一點一滴地成長。
所以能將三個孩子教養得這樣優秀,可見彭瑾私底下費了不少的功夫。
“你知道就好。”彭瑾揚眉,一臉的驕傲,“我們的孩子自然是不差的。”
言語間充滿了為人母者的自豪和快慰。
劉識哈哈大笑。
有個這樣宜靜宜動、宜怒宜嗔的妻子,鮮活明亮、大方體貼,真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在最初的忙碌以後,日子漸漸地回到了正軌,寧靜而溫馨從容。
搬去新家一個月之後,寧安伯府迎來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訪客——梁山和劉萱一家五口。
梁山此番是來京述職的,而劉萱便趁機帶著孩子們一起回京,探望分別已十年的家人。
說起來,梁山和劉萱一家同劉識和彭瑾一家也有五年未曾見過了,最後一次相見,還是劉識紅河縣知縣任滿回京時,在縣城郊外長亭的分別餞行。
那時候梁山和劉萱的長子梁復興也不過才只虛有三歲,剛剛及劉萱的腰高,如今卻已經是八歲了,個頭隨了魁梧的梁山,都快攆上暖暖一般高了。
而當時尚在劉萱肚子裡的女兒,如今也已經五歲了,雖然面龐輪廓隨了梁山和劉萱,稍顯方正,不夠柔美,但是卻長得玉雪可愛,尤其是兩隻大眼睛上的睫毛長長的,說起話來忽閃忽閃的,就像是兩把漂亮的小扇子,讓人不由地心生喜愛。
而劉萱懷裡抱著的剛滿週歲的小子,則是他們的幼子梁復民,小傢伙小手肉嘟的,見了生人就興奮地揮動表示興奮,小嘴也咧得老高,於是,因為扎牙而生出的口水也就不由控制地流了出來。
一旁的暖暖忙體貼地遞上帕子,口中還笑道:“給小表弟擦嘴。”
劉萱接過帕子,笑著謝過了暖暖,還誇讚道:“暖暖真懂事!”
又抬頭對彭瑾感慨道:“這都是三嫂教得好!哪像是我家的這個丫頭,頑皮的很,趁著我們不注意,上房爬樹的,那叫一個快啊……”
一旁的暖暖聽劉萱這麼說,看向小表妹的眼神立刻熾熱起來,宛如見到了知己一般激動興奮。
京城的女孩子們大多文弱不堪,萬事規行矩步,很不對她的口味。
聽大姑姑這樣說,這個新來的小表妹倒是很對她的胃口!
暖暖越想越高興,乾脆悄悄地湊了上去,想法子搭話。
彭瑾在一旁將暖暖的神情和小動作看得清楚明白,不由地抿唇直笑,卻體貼地沒有戳穿她,只是對劉萱笑道:“孩子小時候調皮一些沒什麼,多動胳膊多動腿,身體反而會更加結實,這是好事。等她長大了,明白道理,你再慢慢教,總不會錯的。”
劉萱嘆息一聲,道:“但願如此吧。”
話雖是這麼說,然而劉萱看向女兒的眼神卻充滿了母愛,言語裡都是無奈的慈愛。
嘆息罷,劉萱又扭頭嗔了梁山一眼,埋怨道:“都怪你將她寵得這樣厲害!往後咱們若是在京城常住了,姐兒的這個脾性非得吃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