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歸程,古代養娃日常,畫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話當然不過是說出來安慰人的,如無意外,劉識此生都不會再入西川府任職,至少不會再執掌紅河縣。
百姓們也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哭聲更大,牽衣遮道,一時之間,劉識的隊伍竟然無法前行一步。
劉識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便招了吳彬近前,低聲囑咐道:“你快些讓百姓們散去,這麼攔下去,也改變不了我將離任的事情。”
吳彬本來就感念劉識恩德,不捨他就此離去,此時又怎麼肯聽話!
紅著眼睛搖搖頭,吳彬抱著一絲僥倖勸說道:“法理不外乎人情。焉見得聖上不會同意我們在萬民書上的請求。大人,您就再多留幾日吧!”
說不定多留兩日,朝廷讓劉識留任的命令就下來了,劉識就不用走了。
劉識明白,就是萬民書上的懇求再赤誠強烈,太熙帝都不可能讓他留任紅河縣的。畢竟,觀音山剿匪一事他全程參與,其中很多的細節太熙帝還等他回京後好仔細詢問呢。
“聖上處事嚴明,你們就是再攔下去,就是有再多的人寫萬民書,我今番都是不可能留任的。”劉識沉聲道,“與其如此,倒不如事了拂衣去,各自兩相安。”
吳彬哪裡肯放劉識離去?自然不肯幫忙勸退百姓,讓出道路來。
劉識無法,只得找來了前來相送的安老大,讓他帶領著兄弟們勸說百姓們離去。
安老大一群粗人,哪裡會什麼勸降的技巧,不過是一邊苦口婆心地勸說,一邊使巧勁驅散圍觀攔道的百姓,勉強騰出一條道來罷了。
百姓們哪裡肯聽話離開?
有人甚至衝到近前,拉住劉石的車轅,堅決不放行。
就這麼拖拖拉拉的,一直到日上三竿,劉識等人都還困在原處,未曾前行一步。
最後實在是沒有辦法,劉識只能深深躬身拱手,沉聲道:“多謝諸位父老鄉親們的抬愛,此番任滿回京,是國法所定,勢在必行。至於能否留任,還要等待聖上的裁決。今日我若是不能回京述職,又如何能夠繼續留任呢!”
百姓們都忙胡亂地還禮,不敢承受劉識的作禮,又聽劉識這麼說,才不捨得放他離去。
饒是如此,百姓們依舊一路簇擁尾隨,一直將劉識送到了城外的十里長亭。
長亭處,早有梁山和身懷六甲的劉萱,牽著興哥兒來送別劉識等人。
見劉識車馬旁邊擁簇著浩浩蕩蕩的送行百姓,而且個個都面露不捨,梁山不禁感慨道:“曾聽聞古時有人做官,期滿離任之時,百姓牽衣攔車,留戀不捨,焚香於路,崇敬備至,以至於累日不能離境。當時總以為是誇張的說法,如今這情景卻出現在了眼前!即便是從此退隱,此事也足以成為一段美談,三哥也必將聞名政壇。”
劉萱聞言嗔怪道:“什麼叫‘從此退隱’?三哥的仕途才剛剛開始,這應該是爆了個開門紅,贏得了滿堂彩,從此三哥就青雲直上才對。”
對於劉萱,梁山一向十分寵愛,更何況此時劉萱又懷著身孕,他當然更不會和她對著來了。
“對對對!夫人說的都對!”梁山笑呵呵地應著,一面抱著興哥兒,和劉璇攜手下了長亭,迎上了劉識等人。
已經醒來的暖暖、劉湛和劉澈三個孩子,見到了興哥兒都十分高興,四個孩子一見面便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地玩在在一起。
大人也少不得依依話別、眷戀不捨一番。
眼看著天色已近晌午,再不出發今日就走不成了,劉識只能對著萬分不捨都百姓們說道:“鄉親們,快快回去吧!今年的山貨出售在即,可不能為此耽誤了生計。”
看在和劉識的交情的份兒上,趙銑在押送賊首回京之前,支付了最後一次收購山貨的銀子。
至於明年收購山貨的事,就只能是看看再說了。
百姓們聞言十分不捨,都哽咽道:“一點山貨哪裡比得上大人重要!”
話雖是如此說,然而大家也知道離別就在眼前,再拖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
“就讓我們再次目送大人吧!”於是百姓們傷感話別道。
面對百姓們的深情厚誼,劉識只能點點頭,又對梁山和劉萱說道:“你們也快點回去吧!萱妹還懷著身孕,別累到了。”
孕婦本來就善感,更何況此去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劉萱頓時紅了眼眶,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兒。
彭瑾便忙開口勸道:“孕婦切記憂思傷心,不然對對自己的孩子不好!”
劉萱忙努力地除錯情緒,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