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8章:明州雜貨連鎖公司,洪武生存指南,裴玄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街串巷地去收購。

農家裡有儲備,但基本達不到專門售賣的程度。

因此,只能採取零散收集的方法,且直接用錢效果也不好,更便捷的方法是以物易物。

這就讓朱塬想起已經是記憶很深處的那種貨郎小攤。

挑著擔子,手拿撥浪鼓,走街串巷,售賣各種針頭線腦。

這年代,類似的貨郎小攤已經很普遍。

既然有參照,就更好辦。

打發方禮挑選人手的同時,朱塬又安排營海司吏員去尋找一些類似的貨郎小攤,重點是明早之前列出一份貨品單據給自己,包括其中貨品的採購價格和出售價格。

計劃派遣1000人分散到從北部蘇杭到南部溫臺的各個州縣,半月時間,只要每人能籌集30斤麻料,就能有3萬斤。

這就能滿足今年的基本需求。

如果這方法有效,朱塬打算一直持續下去,3萬斤真不算多,民間如果能給出30萬斤,朱塬也打算吃下,畢竟麻料在開拓海洋層面的用途實在是廣泛。

朱塬甚至考慮到,這麼做,還能夠刺激民間種植麻料的積極性。

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之一,有需求,才會有生產。

第二天是四月初六。

上午的第一件事,還是祭祀。

然後送行。

官方總計約8000人,其中100艘大型漁船,200艘小型漁船,6艘營海衛負責救援護衛的軍船,還有兩艘營海司的官方船隻,負責勘探、紀錄、引導等工作。

然後是民間。

雖然大船寥寥,但還是勝在數量眾多,從杭州、蘇州等方向聚過來的民間漁船,總計也有六七百隻。

這也是朱塬特意安排。

官方生產力不足,就鼓勵民間船隻一起跟隨南下。

營海司為此提前一旬就在附近州縣釋出了告示,提醒周邊州縣船戶漁戶來定海匯聚,一起趕往南部象山外海開啟捕撈,官方將給出各種安全保障,同時再三申明,不會有額外的稅收攤牌。

不是沒有人對此向朱塬提議,可以強行徵調所有民船加入營海司旗下。

朱塬並沒有這麼做。

民間與官方的兩股捕撈勢力應該是相互促進的關係,而不能是排他性的有你沒我。

畢竟這年代的海洋資源,相對於當下的落後生產力可以說取之不盡,因此還遠遠不到對捕撈做出各種限制的時候。

只要該交的稅都交了,其他,就該是鼓勵。

反正,魚獲出水,都會成為百姓碗中的口糧,最簡單的道理,多吃一口魚,也就少消耗一分糧食,糧食消耗得少了,價格相對也能降低一些,同時,能夠往北方輸送的糧食也會更多一些。

再就是這次捕撈的時間。

四月初六出發,預計四月二十返回。

持續半月。

到時候,回到定海,再稍稍休整,四月底的小滿節氣到來,大黃魚汛也就到了舟山附近,可以就近開啟更大規模的一次捕撈,預計將會一直持續到六月初。

因此,這次南下,只是一趟開胃菜而已。

參照往昔正常年景,舟山漁場的年產量是300萬斤左右,合3萬擔,朱塬的目標是,這個夏天,直接衝擊10萬擔。

達到這一目標,不僅定海地區數萬人可以繼續保持2升級別的口糧供應,確保勞動積極性,同時還能有額外的部分魚獲送往山東。

定海東城外。

送走捕撈船隊,朱塬正站在碼頭邊與劉璉討論著第二批北上運糧船隊的籌備細節,柳老七和黎圭的弟弟黎臬一起帶著兩個小少年走過來。

來到近前,兩個小少年一起向朱塬大禮而拜。

這是朱塬當初親自指給黎圭三個弟子中的兩個,柳潮起和柳潮平,名字也都是朱塬起的。

老大柳潮生13歲,這次與自己先生黎圭一起出海去了象山,剩下兩個孩子年齡還小,就沒有一起去。

眼看兩個衣著乾淨彬彬有禮的小少年,朱塬也是心喜,吩咐兩個孩子起身,問道:“最近在讀什麼書?”

九歲的柳潮起又是規規矩矩地朝朱塬拱手,說道:“回大人,還在學三百千,先生還與我兄弟三人講了許多禮儀之事。”

朱塬想起,這還是自己特別吩咐的。

學問不是最關鍵,先學禮。

滿意點頭,朱塬又問:“數學呢,開始學了嗎?”

柳潮起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