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攜帶寶物北上的南孔當代家主是叫做孔議,他並無官身,穿著樸素,臉上還有長時間暴曬之後的黝黑,手指粗糙,關節膨大,不是經常幹農活,絕不會如此。

說是耕讀傳家,還真是分毫不錯。

徐景昌奉旨送來御筆,“孔公前來應天,陛下大喜,特命我送來御筆,褒獎你們一脈的忠義。”

孔議微微低著頭,對徐景昌頗為恭敬,但卻沒有絲毫的巴結討好,也不害怕顫慄,頗有些不卑不亢的風度。

他躬身道:“草民拜謝天恩,解過定國公美意……只是這份御筆,無論如何也不能收,還請定國公帶回去,替草民向陛下請罪。”

徐景昌沒有直接說什麼,而是一屁股坐了下來,隨後招呼孔議坐下。

“孔公,你先彆著急,咱們初次見面,你或許不知道,晚生自幼喜歡讀書,手不釋卷,於經史子集,都有些涉獵。只是書越讀越多,困惑也就越多。您是聖人之家,耕讀傳承,必定學問精深,咱們先聊聊天。容晚生向孔公請教幾個問題。”

孔議微皺眉頭,他聽說過徐景昌……但也僅僅聽說過。

眼前的年輕人彬彬有禮,相貌堂堂。不得不說,一個人的顏值是很重要的天賦,徐景昌就屬於那種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

當然了,前提是伱不知道他幹過什麼,沒跟他打過交道。

很不幸,孔議就是被害者。

他被徐景昌迷惑了,少年得志,身居高位,不免有些人惡語中傷,也是情理之中。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切莫武斷看人。

孔議謙遜道:“草民山野之人,不懂那麼多道理,如果定國公非要詢問,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定國公寬宥。”

徐景昌點頭,笑道:“孔公,我近日讀史書,讀到了兩宋舊事,越看越是切齒痛恨……恨宋徽宗無恥,恨宋欽宗無能。尤其可恨,宋高宗趙構,屈膝蠻夷,稱臣番邦,殘害名將,殺戮義士。一心苟延殘喘,抱殘守缺。正是因為他,致使華夏陷落,百年丘墟。所幸有太祖皇帝,提三尺劍,掃清北元,才能恢復漢家河山。一想到元廷霸佔中原,華夏文脈斷絕百年,當真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也不知道斷裂的文脈,還有沒有機會續上,孔公可能指點一二?”

孔議長長嘆口氣,一提起兩宋的歷史,他也是感同身受。

“沒有金人進犯中原,先人也不會揹負三寶,渡江南下。本來還想著復國有望,結果嶽武穆被害,不能直搗黃龍。崖山慘敗,神州陸沉……說起來也是讓人五內如焚,悲痛不已。所幸大明驅逐胡虜,恢復華夏正統。想來只要勵精圖治,大興教化,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華夏上國氣象,萬國來朝,盛世可期。定國公也不必憂心。”

徐景昌搖頭,“孔公,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晚生在通政司做官一段時間,我就發現了一些民間的案子,單從婚姻這一項上,就有弟娶孀嫂,兄娶弟媳的陋習。因此《大明律》明令禁止,且處罰很嚴——若收父祖及伯叔母者,各斬;若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婦者,各絞。妾各減二等。可即便如此,也是時有發生,胡風之害,可見一斑。”

孔議身在民間,自然知道這些事情,但他沒有想到,徐景昌一個少年國公,居然也能如此關心民生,他頗為感動。

“定國公,你所講極是,以草民觀之,總歸會越來越好的。”

徐景昌又是一笑,“孔公是言不由衷啊!正所謂掃帚不掃,灰塵不會自己走……我是朝廷官吏,深受國恩,義之所在,必竭盡全力。我以為當下大事,應該是扶正祛邪,明辨是非。唯有如此,才能徹底清算過去的塵埃,恢復華夏萬丈輝光。”

孔議好奇道:“定國公,你有什麼打算?”

徐景昌笑道:“我想到了一些事情,比如替嶽武穆建廟……將嶽武穆的事蹟編入書中,刊印之後,免費發放給天下百姓。還有文丞相,也要這麼辦。”

刊印書籍,這是解縉負責的,在裡面增加一些內容,不算是難事。

孔議聽得連連點頭,“定國公此舉,當真是振奮人心,實在是妙計。”

徐景昌含蓄一笑,“孔公,這也不過是略盡綿薄而已。距離真正掃蕩胡風,恢復華夏氣象,還差得太遠。我想著還要修建英烈祠堂,放在北平,也就是昔日的燕雲之地。兩宋三百年,不曾光復燕雲,是天下無數有識之士的終生憾事。陸游、辛棄疾,他們一生都在想著,光復故土,結果只能含恨而終。如今在北平建立英烈祠堂,紀念收復故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狼煙

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