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說出來已是淚流滿面,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將來的困境中自己不被對方拋棄。一個短視的人他可能要求對方的金錢、地位等等現實的利益,而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人,他更可能要求對方的學識、品格──這些是一種潛力,它保證他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得到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地位,而且這些是可靠的。這是愛的關係中的利益法則的不同方面──一個方面是眼前的利益,而另一個方面是長遠的利益。
而現在,我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著。我身上的什麼東西正在不斷地被抽離,我一部分死去了,而我的另外一些是否同時會新生?不,我感覺不到這種新生。我再也抓不住它了,我正在蒼老、衰頹的身體。我的愛情、我的激情,我的有限的對於外界的纖細的聯絡。已經經歷了。已經破滅。已經毫無想象了。
愛情,這個詞的聯想詞,光線、林蔭、夜晚、電話、椅子、漫步者和偷窺者、關於計劃生育的報告、新生、絕對、哭泣的動作、某個理念、石頭……我在想象的椅子上熱愛這個詞彙並從空中高蹈著想念這個詞彙。在某個歷史故事中,在某個人的記憶中,在某個白天的電話中,這個詞是一個柔軟的孔洞,語言不能穿透,身體不能穿透,靈魂──透明的靈魂在這個詞彙裡像一枚發綠的蘋果。需要愛情啊:我的朋友劉說。這時他的妻子正從遺像中凝視著我們,那個滿頭青絲,長髮披肩的女孩,那個有著明亮的眼睛和青春的額頭的女孩,她竟然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帶著朋友的愛情她此刻是在另一個世界。愛情是一樣可以被人帶走的東西。什麼人可以帶著她上路,在什麼人的行囊裡,我們會看到愛情?這樣的旅行者,他的額頭有什麼標誌嗎?
現在,讓我們離開愛和慾望,品嚐另一個詞彙――激情。激情不是別的,“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物件的本質力量”,是人的“本質活動的感性爆發”,“是一種成為我的本質活動的激情”(馬克思《1844年政治經濟學手稿》),也因此它是人的本體論——感性本質的範疇,是主體社會化、歷史化同時又審美化的原因又是結果,體現人作為類存在物由異化向自身歸復,由不自由的主體向自由主體,由社會人向審美人的彼岸世界邁進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說,人類對人的發現有兩次,一是實踐範疇下的發現,人被看成是一切實踐關係的總和,而實踐關係乃是人們對物質生活進行再生產而聯結起來的總體的主導性質,人在這裡是作為社會——歷史概念被提出的,二是激情範疇下的發現,人被看成是“感性爆發”的主體,理性本質之外的感性本質受到強調,人在這裡脫離歷史,成為個體的、心理的、審美的主體。主體的迷醉與升騰,感性的歡樂與痛苦,孤獨與焦慮成為人之為人的條件。如果說實踐範疇表達了社會主體性使人的本質得以實現,那麼激情範疇則表達了審美主體性使人的本質得以實現。
然而,人是一種無用的激情。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說:“本體論把我們拋擲於此:它僅僅使我們能規定人的實在的最後目的、他的基本可能和糾纏著他的價值。……人的激情與基督教的激情是相反的,因為人作為人自失以便上帝誕生。但是上帝的觀念是矛盾的,而我們徒然地自失。人是一種無用的激情。”而除了“無用的激情”,我還想用另外一個詞彙來描述人:“無愛的激情”。人是一種無愛的激情。
女人,常常試圖將激情和“有用”和“愛”聯絡起來,這是多麼地錯誤啊。一隻雄性的孔雀在追求雌孔雀的時候,它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舞蹈、歌唱,直到精疲力竭。而它一旦得到了那隻雌孔雀,它的舞蹈和歌唱就結束了,自私的女人常常為了使男人的孔雀舞持續的時間長一點兒,也就是說讓這種激情的表演更持久一些,讓男人的激情的表象揮霍得更徹底一些,就故意使男人得不到她,她以為這樣就維持了激情,延長了激情,甚至製造了激情,並且將它和愛聯絡了起來,其實這是何等地錯誤呢?激情徒然地指向自失,它是無用的。
無愛的激情也許更符合激情的本質。這種激情和佔有沒有絲毫的聯絡。人類的佔有者身份在愛、欲方面暴露無疑。為什麼要嫉妒?愛是一種佔有:你自由地選擇了我做你的愛,現在我就要你放棄不做我的愛的自由,我要你自動地放棄這種“選擇”的自由,因為你已經選擇了,你是我的愛,你的這個自由就被我佔用了,我要佔有你,你不能再是別人的愛了。現在,讓無用的、無愛的激情來代替愛這個東西,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克服嫉妒這種人類最卑鄙的情感了。
我喜歡夏天的陽光,那種灼熱的瘋狂的令人暈倒的光線,它直刺你的眼睛使你的眼睛感到疼痛,一種明媚的東西使我們疼痛──這是多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