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臨床醫生聊醫事做個聰明病人,天淨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前高深莫測、醫生說了算的時代了。患者應該有這種思維:醫生跟我說什麼,醫生跟我做什麼,你要讓醫生列出他說這個、做這個的證據。沒有客觀證據,你醫生沒有權力輕舉妄動,再怎麼好的專家也不行。這是我的身體,沒有一定的把握你別來,沒有確切的證據你別瞎做實驗。其實現代醫學也正朝這個方向發展,這叫循證醫學,這是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醫學的一個大發展,它要求醫生做任何決斷時最好有循證醫學的支援,也就是說,做任何事都有證據,不能隨心所欲,經驗固然重要,但證據更重要。

4更高層次醫患交流:參與決策(1)

醫學權威迅速下滑的時代

醫生和病人當然生而平等,但當他們建立工作關係後,再把平等掛到嘴邊,那就是強者安慰性的哄騙,或是弱者自欺般的憤慨。醫患之間的不平等是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造成的。醫學史上,醫生們總是試圖保持他們的權威!醫生的權威來源於他對醫學知識的壟斷。壟斷的程度越高,醫生的權威就越高,醫生的利益越有保證,醫學史上的一切階段都是如此,醫生總試圖保持對醫學知識的壟斷來保證他們的利益。在中國是這樣,古代中國的郎中總傾向於用很神秘的語言來表達病情,如“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得傷人”(《靈欞?百病始生篇》),“邪之所湊,其病必虛”(《素問?評熱病論》)。開的處方也傾向於神秘化,如讓魯迅先生深惡痛絕的原配的蟋蟀、經霜的蘆葦、人血饅頭等等;而西方也是如此,早期西方醫學的醫療文書是用拉丁文來寫的,這種文字其實很少有人能看懂。開的處方也儘量複雜化,處方中的很多藥物根本不大可能會配齊,如西方早期的醫生會開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動物毛髮來入藥,可能湊十年也不會收集齊一個藥方上的所有材料(這還有一個更深的伎倆:是你病人配不齊藥,如果不能治癒不是我的責任),而現在的醫生則傾向於把病歷寫得龍飛鳳舞,在向病人解釋病情時用高深的專業語言,這一切其實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持醫學的神秘和對醫學知識的壟斷。

20世紀後期是醫學權威迅速下滑的時代,當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文獻檢索服務(PubMed)向醫生和普通人同時開放時,意味著醫生壟斷醫學知識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翻身的家奴把歌唱。而網路技術的發展,更讓醫生再也無法像過去那樣保持知識上的絕對權威。他們發現病人很容易得到他們需要的醫學知識;他們發現病人不再可以隨便解釋就打發;他們發現病人現在很容易就會發現治療上的過失;他們發現病人越來越傾向於希望參與醫學決策的過程;他們發現病人更容易發問,更容易質疑,所以他們開始小心對待每個有醫學知識的病人,儘量不犯錯,儘量不要讓病人逮到辮子。他們發現他們的權威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在慢慢下降,醫生的待遇在慢慢下滑,如美國曆史上,醫師和律師向來都是收入最高的職業,現在醫師平均收入卻已滑到IT從業者、金融業者之後。而醫學知識的普及則是病人權益得到保障的最根本方法,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病人權益越來越得到維護。

所以整個20世紀後期是成就聰明病人的時代,以前醫學圖書館把普通人拒在門外,現在病人透過自己的努力極力減少與醫生之間的知識不平等,積極地參與醫療決策,更多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個需重新審視醫患關係的時代!

醫患交流的最大障礙:醫學常識缺乏

我的工作經歷讓我相信,中國民眾需要更多的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對於病人而言,與醫生交流是困難的,這點其實對醫生而言也是同樣的,當然醫生需要努力盡量用病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解釋病情,然而,病人對醫學知識的一無所知也是醫生不願意過多交流的主要原因。下面是一段典型的病患之間交流的情形:

醫生:從我們目前的檢查情況看,你患的是膽囊炎。

病人:膽囊是什麼呢?它在我身體的哪個部位?

()

4更高層次醫患交流:參與決策(2)

醫生:膽囊長在肝的下方,主要是儲存膽汁。

病人:那我的肝在哪裡?這些膽汁又是哪來的?

醫生:肝在你的右上腹,這些膽汁主要是肝臟產生的。

病人:這些膽汁又是幹什麼用的呢?

……

經常的情況是,醫生為了解釋一個概念,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釋更多概念,最後交流常常會變成一場醫學知識的普及課,然而門外還有眾多的病人在焦急地等待著,手頭上還有那麼多沒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苗疆道事

撲火

他的千紙鶴糖[暗戀]

笠枝

豪門弟弟惹人憐

大刀闊斧

終末之龍

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