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慈幼局的變化(中),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凌只覺得一陣惡寒湧上心間,且不說這法子是否能操作成功,他只消想想那個畫面,就夠受的了。

一家三口,兒子年紀最大,這像話嗎?

更別提,母親還是趙允初這傢伙……

為了打擊鄭凌,趙允初真的拼了,不過看到鄭凌難看的臉色,他還是十分得意,彷彿掌握了什麼鄭凌的死穴。

這時雲雁回才放下小孩,迴轉過來,卻見鄭凌和趙允初之間流動著異樣的氛圍,不禁訝然道:“我剛剛不在,你們又吵架了?”

雲雁迴心平氣和地勸他們:“多大的人了,小時候吵一吵也就罷了,這麼大了還吵架,這不是給外人看笑話嗎?都是一家人啊!”

趙允初:“……”

鄭凌:“……”

雲雁回那個“一家人”雖然沒有深意,但是他們兩個心裡虛,自然聽出了不一樣的意思。

雲雁回看他們不說話,又指著一旁正扶著阿歡體檢的秤砣教育道:“你看看他們,也是從小一起長起來的,互幫互助,感情多好,何況你們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從他自己這裡論起,自然是有親戚關係的,然而這話只會叫趙允初和鄭凌更加坐立不安了。

“你別說了,”鄭凌黯然道,“都是我的錯,行了吧,我去採風。”

看著鄭凌失魂落魄的背影,雲雁回詫異地問趙允初:“少見你大獲全勝至此,未必是最近口才漸長?”

趙允初甜甜一笑,“和雁哥兒待久了,我自然多少要長進一些。”

這話被鄭凌聽到,不知道要氣成什麼樣。

……

一下午的時間,慈幼局的大小孩子都檢查了身體,也量了尺寸。這一單比較大,裁縫鋪為了能夠如慈幼局要求一般,儘快做出來,還另約上相熟的同行一起完成。

鄭凌也採風完畢,收穫滿滿地回去。

後來回憶起來,秤砣想到,真是雲先生來了之後,慈幼局變得日新月異的。當他們判著肉吃時,不但有肉吃,還有新衣,當他們盼著新衣時,不但裁縫來量體了,還有大夫來診脈。

而第二天呢,慈幼局又迎來了三位翰林院的先生。

比較小的孩子不懂得翰林院的概念,只聽說是有大學問的人,大一點的倒是懂事了,便愈發驚訝。

從前,慈幼局只有少數孩子才有機會去小學做旁讀生,自然是選一些聰明、有天賦的孩子。

現在,他們卻得知,每隔一日,便有先生來上課,而且是每個人都能聽課。

秤砣又開心又覺得不可思議,他去找雲先生,抱著雲先生的手說:“婆婆說我這麼笨,日後肯定不能去小學裡,翰林先生能要我嗎?”

“子曰:有教無類。”雲先生說了這麼一句話。

秤砣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雲先生要去忙了,所以等到上課之後,翰林先生——不對,先生糾正了,不能這麼叫他,叫他李先生就行。李先生介紹完自己後,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時,秤砣就舉手問了,有教無類是什麼意思?

李先生一愣,告訴他們,這句話是聖人說的,意思是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能受到教育,當然也包括秤砣這樣的。而且,這能夠讓他獲得改變,越來越聰明,最後,不比別人差。

在秤砣心裡,這句話就很了不得了,聽不懂,但是其中的意思由李先生解釋出來,讓他覺得特別好。聖人很厲害,雲先生很厲害,李先生也很厲害,居然能知道這樣的話。

秤砣這一幫孩子年紀都在十歲以下,他們在李先生的帶領下,進行了開蒙禮,拜孔師,然後才開始講課。

所有人都非常認真,不止因為這是第一次上課,非常新鮮,他們年紀雖小,但是他們依稀知道,讀書很重要,這可能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種知道,有的來自於旁人之口,但更多的,則是親眼目睹留下的印象,不需要什麼道理來體現。

慈幼局的大孩子,有的讀了書,有的沒讀書,他們出了慈幼局之後,偶爾會回來看看,或有人傳來他們的近況。那些讀了書的哥哥姐姐,總是比沒有讀過書的境況要好很多的。

很多人都知道,有個從慈幼局出去的哥哥,被送去小學讀過書,後來自己爭氣,考上了大學,後來已經做了一家書院的先生,自己置了家院薄田,還娶了妻。

這個哥哥的命運,是很多慈幼局小孩羨慕的,這是他們所知中最好的未來了。

而拼搏,通常從慈幼局就開始,只有少數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猛禽後我啥都吃

塔黃花開

是貓逼我辭職的

花彩雀鶯

首長九代單傳,我一胎六寶打破了

最愛燒洋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