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部分,三國之我乃劉備,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是兩邊都覺得合算的事,劉備自然也就痛快答應了。

周瑜那邊領回了孫策首級,劉備這邊也要回了陳宮等人。在劉備看來,這次算是賺了。用一個死人首級,換回這麼多活人,也實在夠本了。當然,劉備是賺了,周瑜他也不見得就吃了虧,畢竟主將死是死了,要是首級都沒弄回來,那才叫丟臉。反正不管怎樣,這筆買賣雙方都情願做了,和氣生財才是最重要。

周瑜放出陳宮等人,劉備親自出城相接。

陳宮等見到劉備,自然是鼻子一聳,眼淚說流就流了出來,再是不停向劉備謝罪。劉備自然不能怪他們,反是好語相勸,不停的給予他們安慰。陳宮等人跟劉備久違的見面儀式既然做了,也就沒必要再浪費眼淚,哭哭也就收工,只要向劉備表面自己的決心、立場也好行了。

劉備對他們昔日秣陵城下的表現自然謹記在心,雖然由於他們的疏忽,導致自己差點也跟著倒黴,但不管怎麼說,他們沒有給我劉備丟臉,我劉備也就能過的去了。

劉備跟他們一陣寒暄後,突然好像發覺少了些什麼東西。他左望右望,就是一時想不起來。

陳宮、簡雍、孫乾見劉備這個表情,也是一愣。正要問劉備何以在找什麼,劉備已經開口了。

劉備小心的問他們:“公先沒有過來?”

公先,就是張承。

陳宮三人一聽,臉上都是顯出了悲色。

陳宮告訴了劉備張承英勇被孫策所殺的經過,劉備一聽,心裡也是略微放心了。只要不是背叛我而去,那麼一切好商量,既然你為我劉備成就了大義,那我劉備也絕不虧待你

休整了一天,劉備一大早就把陳宮等人叫來,跟他們說了一件事。

正確的說,並不是什麼事,而是一個夢。

“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自稱姓於的道士,他找到我,先謝過我的部將殺了孫策,替他報了仇。接著,他又說到,當初他誤闖進孫策大營,被孫策捉了起來,最後又被當做妖道給放火燒死。他說他死得很冤,希望我能夠將他屍骨收起來,替他埋了,這樣他的幽魂才能得以超脫。我醒來後覺得此事十分奇怪,這才找來諸位共同商議,不知你們有什麼想法?”

陳宮聽完劉備的話,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我等被孫策關押時,也的確聽說過這事。這事鬧得很厲害,都說最後孫策不但沒燒成,還將於道士給燒沒了。我看此人肯定有點道行,不然絕不可能託夢於明公。既然他有求於明公,而這要求也不過分,我想明公既然能辦,不如就給他辦了吧?只是他屍骨在何處,於道士想必已經告訴了明公。”

劉備接受了他的意見,他按照於道士夢中所說,讓人在西門外還真找到了一堆煙燻過的屍骨。劉備便讓人將其掩埋,為其立墓,只是墓碑上該寫什麼,劉備一時想不到。總不能就寫於道士,或於仙人吧?不過不要緊,劉備現在糾結的不應該是這些,而是周瑜。

周瑜,在孫策死後,成了實際的領導。可這位領導自接手後,一直沒對劉備採取過任何行動,表面上一直和平相處。可有一日,周瑜突然不見了,連同他的大營裡所有的人馬,一齊都不見了。一夜之間,周瑜和他的萬餘人馬,就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在了秣陵城外,只留下一座座空營。

在劉備看來,這實在是夠糾結的

第三百三五:周公瑾情願交質

第三百三五:周公瑾情願交質,到網址

第三百三六:劉正禮被迫納城

第三百三六:劉正禮被迫納城

周瑜是何時走的,劉備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周瑜的確是走了,已經撤出了秣陵。

周瑜一走,孫策在江東的勢力可以說徹底沒有了,剩下的,只是王朗、嚴白虎這些烏合之眾了。對劉備來說,他們不足以與己抗衡

所以劉備不必擔心這些,關於平定江東,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劉繇。

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也。

兄弟劉岱,是兗州刺史,曾經在關東軍討伐董卓時身為一鎮諸侯露過面。後,青州黃巾百萬殺任城相,轉入東平。他老大不自量力,率兵出戰,英勇犧牲。之後,州吏迎接曹操入兗州,曹操也正因借剿滅青州黃巾百萬,成功替劉兄報仇,而在兗州發跡。

兄弟是地方大官,劉繇也不弱,亦被朝廷親自任命為揚州刺史。劉繇自接手這個“刺史”後,準備在壽春辦公,可人家袁術賴在那裡不走,他也沒辦法,只得乖乖的跑到曲阿來,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