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與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五臟廟的真相,陰陽食譜,蟋與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那個時代,中國的上層士大夫已經隨著滿清的分化,文字獄的打擊而腐蝕殆盡了,他們逐漸和統治者串通一氣,摒棄傳統,最終變成了一群俯首帖耳的“辮子豬”,對洪門進行打擊,讓洪門失去了上層階級的支援。

面對著艱難的時局,洪門被迫選擇向下發展,和士大夫拉開距離,大量吸收“中下九流”的成員,好讓自己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五臟廟,誕生了。

清乾隆朝中葉,國家還算安定,老態龍鍾的帝國沉醉於虛晃的盛世中,統治者縱情於聲色犬馬,對吃也是窮兇極欲。

幾乎每一個官員富甲為了彰顯闊綽,多會在家**養一大批私廚,許多官員甚至本身就是手藝極高的大廚。更不用提那些在這個時期,被官貴經常光顧的酒樓妓官,名廚私房的生意有多麼火爆。

很多時候,一個好廚子或廚娘的門店,就和現在的明星一樣,萬人聲捧,一座難求。

洪門也從這會兒開始,大肆發展廚子加入堂口,並主動在酒樓中安插洪門弟子。

他們這麼做,是因為發現廚子遍佈全國各地,又為達官貴人所追捧,能比較好的接觸和傳達上層社會的動態,幫助洪門刺探情報。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廚子掌握著古代傳承下來的危險“食咒”技藝,能利用食物相生相剋的原理,行“採生”,“下蠱”,“招魂”,“壓勝”等法門,著了急還能利用他們在官員身邊的便利,暗殺下毒,進而左右軍政大員的生死。

就這樣,洪門利用廚子,乞丐和雞女等下層人士,建立了一張遍佈天下的情報網路。而這個網路中負責廚子這一塊的堂口,就叫“五臟廟”。

因為一開始五臟廟是洪門屬下造反的組織,所以形式和洪門一樣,非常隱秘,就是個民間結社,傳承也多以師徒,家族的方式進行,甚至還從“洪門切口”中發展了一種叫做火工語的暗語互通訊息。

所以說,不是所有廚子都知道這個組織的存在,也不是所有的廚子,都敢叫五臟廟出身。

五臟廟廚子因為有互幫互助的傳統,在加上多為大家甚至御廚的後裔,所以廚藝異常高超,進化到現代,往往都是些大城市餐飲行當中執牛耳的存在,也不是誰都能聘請的來的。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從民國開始,這個“廟”早已經脫離了政治色彩,又經過幾次整合之後,純粹變成了類似“廚子聯合會”一類的協會組織。其內部以地域劃分派系,分別按照我國最傳統的四個菜系,川,魯,粵,淮揚,分為四個“堂口”,具體說,川菜叫白龍殿,魯菜叫夫子殿,粵菜叫五嶺殿,淮揚菜叫兩祖或者兩源殿。

管菜系叫“殿”可不是瞎叫的,因為五臟雖然脫離了洪門,但規矩傳承卻印著那個時代揮之不去的印記,廟裡每一個殿的名字也都是按照洪門時代的堂口排,是幾代人積澱的結果,同五臟廟本身一樣有很深的寓意和歷史。

也因為五臟廟內部這些派系劃分,但凡這個廟裡出身的廚子,互報堂口時都會說自己是某某殿的,然後論資排輩,討論傳遞重要的資訊也都用火工暗語,而絕口不直接說明,省的讓“外人”知道一些不該知道的東西,徒增麻煩。

比如,他們管新入行的叫敲鐘的,老廚子叫燒香的,有能力的大廚叫方丈,老闆或者大客戶叫“老太太”,而像我這樣沒什麼經驗和人脈,面子小的老闆,則叫“小臉老太太”。外行人聽著和天書一樣,但人家聽著,心裡卻如明鏡一般。

除此之外,趙水荷還特地強調,五臟廟從清朝中葉發展到現在,多為百年傳承的大家族所運做,這些家族與外邊那些廚師學校培訓出來的科班廚子完全不同,有一套絕不外傳的培訓嫡傳弟子的方法,要是能學會那些,登堂入室,日進斗金都不是問題,麻溜的祖墳冒高香的節奏。

而且更狠的是,這些大家族世代傳承,多還積累了幾百,甚至上千年的規矩與迷信,普遍會以食物,執行一種旁人聞所未聞的“食咒”秘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受氣包逆襲

暮色少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