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寒門首輔,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布拉1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推薦票支援,愛你們!)

經過一日的折騰,謝慎與眾好友離開翠湖返回陸府時已是日暮時分。

好在二丫小蘿莉早已經給少年們準備好了飯菜,倒也不至於叫他們餓著肚子。

科舉之路,難於上青天。起初謝慎以為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但當他成為了親歷者,才領悟其中奧義。

科舉的難不是難在八股文章、儒家經義,而是難在人情世故、難在盤根錯節的關係網。

隋煬帝大業元年創立科舉制度以來,近千年的發展使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體系。相較於九品中正制,科舉自然更公平,但絕不是說它沒有空子可鑽。如果說九品中正幾乎堵死的寒門子弟的上升階梯,科舉便給他們開了一扇窗,但也僅僅是一扇窗而已。

最明顯的就是縣試、府試、院試三場初級考試了。由於這三場考試是不糊名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就佔據了相當大的優勢。只要他們作的文章不是太差,上榜就不是什麼問題。當然,若是遇到剛正不阿的考官,也會偶有馬失前蹄的情況,但那畢竟是少數。

再往上走,鄉試、會試雖然更為公正,但暗中比拼人脈的時刻卻到了。寒門子弟缺乏人脈,即便最後進士登科,除非文章真的超凡脫俗,否則名次也不會太好。

這也是謝慎急著結交拜謁大宗師的原因。如果只考慮院試,以他縣試、府試雙料案首的身份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想要繼續往上爬,便要搭上大宗師這根線。提學官已經是他透過自身努力能夠接觸到的最高等級官員了,透過提學官認識到更多朝中重臣是他唯一的選擇。

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業師,就如同水中浮萍,始終沒有根基。

小蘿莉將飯菜端上擺好,幾個少年便圍坐一桌吃了起來。

詩會上他們都顧及著儀態,根本吃不到什麼東西,餓了一天面對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自然都是狼吞虎嚥了起來。

“唔,這蒸餃確實好吃,慎賢弟你也嚐嚐。”

轉瞬的工夫,王守文便將一盤蒸餃吃了大半,直是叫謝慎哭笑不得。

“你慢些吃,又沒人跟你搶......”

謝慎拿起筷子吃起了湯麵,相較於蒸餃他還是更喜歡麵條。

“這位陳提學之前從未在六部謀過要職,陛下卻毫不猶豫的委任他為本省提學官。你們可知為何?那是因為他有貴人舉薦。”

王守文吃歸吃,可卻不忘調侃一番陳方垠陳老大人。

聽到這裡,謝丕皺眉道:“守文大哥說陳提學是貴人舉薦?此話當真?”

王守文好不容易就著茶水嚥下包子,一拍桌案道:“丕賢弟這話是什麼意思,莫不是不信任王某?”稍頓了片刻,王守文繼續說道:“別的事情我不敢說,可這朝中官員的履歷我還是說的上一二的。家父與京中各位大人也算交好,在京師的時候親耳聽提起過這位陳提學。至於舉薦陳老大人的貴人不外乎那麼幾個。不是徐閣老,就是劉尚書,要不就是李西涯。”

謝丕連忙道:“守文兄你別誤會,我不過是有些驚訝罷了。”

王守文白了他一眼道:“這有什麼好驚訝的,朝中這幾位都是陛下看重的股肱之臣,他們舉薦的人陛下自然會準。”

謝慎聽到這裡心中頗是有些激動。雖然王守文說了這麼一圈等於什麼也沒說,可聽到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也足夠令人激動了。在弘治朝提及徐閣老,自然就是在說一代名臣徐溥了。

至於劉尚書,自然就是弘治三閣老之一的劉健,而李西涯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李東陽。

這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不管誰舉薦的陳提學,都不足為奇。

而在三人之中名聲最大的莫過於徐溥徐閣老了。

就在去年也就是弘治五年,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八月,內閣首輔易主。在內閣任職十八載的政壇不倒翁劉吉劉閣老致仕,徐溥徐閣老自然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被陛下委任為新首輔。

要說這徐閣老的前任劉吉,可真算是一個政壇奇人了。此君自成化十一年入閣參與機務以來已經在內閣待了十八年,首輔也當了足足五年。若僅僅如此倒也沒什麼,可此君有一個外號‘劉棉花’,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成化一朝是大明吏治極為混亂的一段時期。明憲宗朱見深是個玩心很重、生性憊懶的人,常年不理朝政,對於官員諫言自然也不怎麼聽得進去。

上行下效,內閣的閣老、六部的大員們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