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國士無雙,寒門首輔,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也就不怎麼願意做實事。故而當時便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說法。

官員集體怠政懶政,當然也是有別的原因的,不能只讓明憲宗背鍋。當時的內閣首輔是萬安,此君是靠巴結受寵的萬貴妃上的位,據說還因為嚮明憲宗上奏疏時趁機夾帶敬獻****而受到了賞識,人品自然可見一斑。

萬閣老是個疑心很重的人,對於權力看的很重,作為次輔的劉吉、劉珝為了不引萬首輔嫉恨便是是暫避鋒芒。而暫避鋒芒最好的辦法便是躲到內閣,不問政事。

尸位素餐久了,劉吉難免會遭到言官彈劾。不過此君臉皮足夠厚,就全當做沒聽見。“劉棉花”的外號也就因此而來,這位劉閣老也實在是太耐彈劾了......

後來弘治帝繼位,其餘兩位閣老相繼倒臺,唯有劉棉花繼續留任,原因就是此君看準時機搖身一變成了忠臣直臣,得到了弘治皇爺的賞識。

但賞識歸賞識,弘治陛下對劉吉的為人還是看的很準的,在徐溥熬夠了資歷後,他還是一手促成內閣首輔的交替。

在謝慎看來,大明朝若論真國士,王陽明算一個,于謙算一個,剩下的便只有徐溥配得上這個名頭了。

後世人們提到弘治三閣老,都會說李東陽、謝遷、劉健如何如何。說到弘治三君子,都會說劉大夏、馬文升、王恕如何如何。但以謝慎明史研究生的專業眼光看,徐溥絲毫不比以上那六位差。

要知道徐溥入閣時恰是萬安、劉吉當政,內閣最為混亂的時期。

那時候李東陽、謝遷可是躲在翰林院不敢出聲,能夠站出來與之抗衡的唯有徐溥一人。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