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讀遍紅樓,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秋》記雲:“魚之美者,洞庭之鱒,東海之鮞。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

(3)《明史·列傳》第212頁,明洪武帝四年(1371)記雲:“四年,其(暹羅)王參烈昭昆遣使奉表,與宗俊等偕來,貢馴象、六足龜及方物”。又,明崇禎十六年(1643),“猶入貢……其貢物有……六足龜……”

(4)《清史稿…列傳》第315,清康熙四年(1665),記雲:“明年十一月,(暹羅)國王遣陪臣賚金葉表文,文曰:‘……御前方物……六足龜等;皇后前半之’。”

(5)王士稹《池北偶談》卷二十記雲:“暹羅國進貢,有六足龜十枚,比至京師,止存其三。其足前二後四,趺趾相連。予在主客時見之。”

賈府內用貢品有多處描寫,而且都是來自暹羅國(今泰國古名)。例如,王熙風分贈“暹羅茶”給薛寶釵、林黛玉諸姊妹。又如,第53回烏進孝的租單上還寫到了“暹羅豬”,說明當時來自暹羅的貢品並不鮮見。小說中寫王熙鳳的爺爺當年就是管理各國朝貢使節,為海關重要官員。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王家即管理海關,所以見到“六足龜”,並用來配藥,當不會是一件難事了!

2004年7月20日

怎麼“駁老太太的回”

怎麼“駁老太太的回”

——“回”字當作“話”字

早期抄本發現之後,確實給研究者的版本研究、校訂帶來了不少方便,也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格外重視。但是,我們都清楚現在傳世的抄本大多是幾經轉抄,各本之間的異文又給校訂帶來了不少困難。有些異文能夠找到版本的根據,但有些異文幾乎一樣,難辨真假,校訂者多采用保“真”的辦法,明知是錯也不改,理由是無“版本”根據。我以為這實際上是在保“假”!

最近重讀《紅樓夢》第39回,李紈、寶釵諸人在一屋中閒聊,說起一些大小丫鬟們的長短。其中一段是李紈評論鴛鴦,文雲:

李紈道:“大小都有個天地。比如老太太屋裡,要沒那個鴛鴦如何使得。”從太太起,那一個敢駁老太太的話,現在他敢駁回。偏老太太只聽他一個人的話。老太太那些穿的戴的,別人不記得,他都記得……

然而在庚辰抄本及以庚辰抄本為底本校訂本上,卻出現了極不通的句子:“從太太起,那一個敢駁老太太的回,現在他敢駁回。”下面本該是“穿的戴的”變成了“老太太穿戴的”。鴛鴦“駁回”的是“老太太的話”而不是“回”。錯將“話”字當“回”是抄手之誤,根據語境,前後文義完全可判斷得出來孰對孰錯,為什麼要保留“回”字呢!

類似例子如第92回賈府被抄之後王熙鳳說到家境時道:

我已經想了好些年了,像咱們這種人家,必得置辦些不動搖的根基才好,……往後子孫遇見不得意的事,還是點兒底子,不到一敗塗地。……

這是經過校訂之後普及本上的文字,顯然最後兩句大不通順。“還是點兒底子”應該是“還是有點兒底子”;“不到一敗塗地”應是“不致一敗塗地”,這才是人話。

又如,第107回寫賈母訓賈政們的話,其中有道:“你們別打諒我是享得富貴受不得貧窮的人哪,不過這幾年看看你們轟轟烈烈,我落得都不管……”,“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