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讀遍紅樓,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這些新交的朋友便不再與杜甫來往了。天寶十年秋,一日陰雨連綿,詩人貧病交迫,這時有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來訪,杜甫感動之餘寫了一首《秋述》以表謝意。詩前小序雲:“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新雨不來……”彼時杜甫之況即是黛玉此時之情景——同在秋雨之目,心境不好之時,剛剛“剖”過“金蘭語”的寶姐姐答應“晚上”來說話兒,卻又不來了,此即“新雨不來”了。“方要安寢”,“寶二爺來了”,此即“舊雨來”。人情冷暖,不在風和日麗之時,“風雨故人來”才見真情!

《紅樓夢》常以詩化於情,詩融於景,情景交匯,凸顯詩的意境。這正是《紅樓夢》一書的永恆魅力!

2004年3月16日

冷雨敲窗被未溫

冷雨敲窗被未溫

——從李穆堂《日暮》詩中化出

《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有的是作者“自創”,有的是從前人那裡“借來”,加以演化而成為小說人物“寫”的。還有些詩詞曲中的某些句子是“仿”前人的句式,合情合景,“天衣無縫”。各位名家的選注本、全注本,還有《紅樓夢大辭典》等書中大多指出所“借”所“仿”的原詩詞,給讀者增加了不少詩詞方面的知識。例如讀者最為熟悉的《好了歌》、《葬花詞》、《秋窗風雨夕》,其意境乃至某些詞句都可從前人的詩詞曲中找到相同和相似之處。

從前我讀《葬花詞》時注意到其中“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二句,雖然有些眼熟,可又一時說不出“仿”的根據。直到最近閒翻前人的詩集一下子“跳”入眼中,原來這二句詩就在李穆堂所作的《日暮》詩中。原詩句是:

鳥聲隔屋山初晴,

燈影當窗紙未溫。

“山初晴”被換作“人初睡”,“紙未溫”變作是“被未溫”。

類似的例子還有寶玉唱的那首“拋紅豆曲”,有人注說出自王悠然輯《蕩氣迴腸曲》,並指出《白雪遺音》卷二的“馬頭調”“中亦有相近之曲(見清嘉慶刻本)。除了以上的記載之外,我所見的明人褚人獲《堅瓠四記》”所收《金閶王氏降乩》也頗為“相近”。說明至晚在明代已有了類似“拋紅豆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