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3章、打的是民心,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色恐怖在漢城瀰漫。

李家王室百餘年的正統,文定王后二十多年穩據後宮,尹元衡數載權威,都發揮著最後的效果。

殺了這麼多自己人,但漢城仍舊還算沒有大亂。

這隱隱讓一些百姓心裡覺得:士林派多少年來屢受欺凌,原來這些讀書人當真沒多少卵子。

空出好多位置,尹元衡剛好用來大肆封賞給其他人:老勳舊、尹家人、重將的親家友人……被姐姐臭罵了一頓之後,尹元衡也知道之前衝動了。

但木已成舟,現在他只能說道:“消了內憂,便只有外患了!如今大家都據了顯位,上下一心,何愁外敵不退,將來富貴不存?”

那左右議政、左右贊成、左右參贊、六曹判書,新的大司憲、大司諫、漢城府判尹,回縮到漢城後新封的五衛都總府都總管、都提調、提調、御營大將、禁衛大將、扈衛大將、捕盜大將……

放眼望去,基本都是從二品以上,“棟樑滿殿、英才薈聚”。

“咸鏡道反賊如今也止步了,還為本相傳來了訊息!”尹元衡拿出一張絹帛,“你們傳看傳看!”

他振奮著說道:“江原道諸府州,正在趕徵新糧。再守上月餘,天降大雪,就是反攻時候了!暴明遣了朱家遼王到平安道,狼子野心一目瞭然!李搖尾乞憐,妄圖賣國奪位,八道早已人盡皆知!”

那絹帛上,正是咸鏡道大都護、道牧等文武聯名寫的新近訊息。

大批大明官員到了平安道、黃海道,和李一起清丈田土、斷案抄家,而他們實則都向一同赴朝的遼王和曾任朝鮮宣交使的龔用卿彙報工作。

咸鏡道本是已經不奉尹元衡調令的反賊,一開始還藉著助王世子的名頭攻擊平安道和江原道。但明軍入朝後,他們卻又縮了回去。

尹元衡覺得生機越來越近了,眼睛明亮地說:“只要入了冬,咸鏡道大軍截了明軍後路,那就不一樣了!明軍作勢圍了漢城這麼久,為何不攻?實不能也!要是一攻受挫,死傷將卒不得補充,退都退不走!如今盼著我們自己亂了軍心,這真是小瞧了我們!”

停頓了一下,聲音壓抑下來了一些,他又說道:“那些士林派牆頭草,以為向暴明搖尾乞憐就能做怎麼樣,看看吧!平安道黃海道那麼多官紳富戶人家,下場是什麼?把那裡發生的事情往東邊南邊散播出去,各地大族都知道只有勤王禦敵一條路能走!”

當此之時,今日份的“禮炮”又響了。

那些喊話內容還傳不到這裡,隨後就又嘈雜。

“領議政大人……今日又換了說辭……”

不久之後,自然有人呈來記錄。

尹元衡看了看,臉色有些陰沉,抬頭看了看那些守軍將領。

“本相知道,局勢艱難,不是每個人都能忠勇不移!”尹元衡嗤笑了一聲,“暴明打錯了算盤,激得一些軟骨頭狗急跳牆,卻正是為本相創造良機,清理頑疾。而守軍忠勇,雖然書讀得少,道理卻看得更通透!”

他把那張紙也傳了下去,反正城外喊了什麼,他們最終也是會知道了。

今天針對的正是將士。

尹元衡還是把話講明瞭:“暴明壞我社稷、斷我國祚、奴我國民之心顯露無疑,若真讓暴明得逞,有些讀書人或許還能搖尾乞憐做個書吏,然而義士不絕,暴明必酷戾鎮壓,豈能重用朝鮮武將兵卒?唯有如今十餘萬大軍,必定人人卸甲為奴,作為青壯苦力!”

這些話對不對,不好說。

但至少現在面對著他的這些守軍高階將領,人人都知道他們不可能在明軍面前有未來。

大明能給他們的,不可能有尹元衡現在給的這麼多。

尹元衡的那些話,也可以被他們用來再去提醒底下人。

道理確實講得通:一旦大明以遼王為朝鮮王,那就是要以大明文武為主了,朝鮮本地人,哪還有往高官厚祿之位爬的可能?而治理異族,猜忌重重,最重要的用來防備暴亂的軍事力量,又豈敢用朝鮮人?

城北明軍主帥大帳那邊,宋良臣留意了一天。

“……今天沒什麼動靜啊。”

“哪能天天有動靜?不急……”張經如是說。

“天氣越來越冷了,真要等他們自己大亂起來,不戰而勝?”

“無礙,難道還會輸?”張經搖了搖頭,“仍如往常一般。守軍經不起一敗,城門都不敢出。為長久計,侯爺和陽武侯讓麾下一同把仁川那邊將來的遼南營和軍港修築好是正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