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這一仗是精神攻擊,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被任何聲音干擾。
用的好像是剛學會的朝鮮話,喊的內容是:大明軍保衛人民,來朝鮮解救兄弟。圍了漢城幾個月,不是我們打不贏!
他不知是誰幫明軍翻譯的,但喊出來的話是朗朗上口、而且押韻的。
整個漢城上空都回蕩著大明惡魔的誦吟。
第五天,又多了一些話。
【打了勝仗不入城,不搶財貨不搶人!】
【當官不管民死活,不如扔進大油鍋!】
【我們當兵有軍餉,你們自備衣和糧。大戰當前你們擋,死保將軍逃東方。】
【……】
景福宮內,沒一個人有好臉色。
“不能再這樣了!”一個將軍憤憤說道,“我願出戰,讓他們不能這樣毫無顧忌地愚弄!”
聲音還在遠遠傳來:【圍了漢城幾個月,不是我們打不贏……】
這一屆朝鮮文武沒打過這樣的仗。
大家都是男人,短兵相接啊!
這些招術,過去也只是向對方的決策者們使出來。
離間嘛。
如今還能呆在這的,也有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他們心情沉重,想起中華典籍上的那個“四面楚歌”的故事。
現在明軍是在離間朝鮮將領和士兵、離間朝鮮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
有用嗎?
只怕是有用的……
尹元衡斷然說道:“不可!激得你們出城求戰,那不是正中他們的奸計?暴明若真能輕易打贏,何必如此費力?那麼多兵卒遠征到這裡,每天放空炮不用錢?數萬人吃穿不用錢?漢城這樣的堅城,他們就是因為無法強攻下來,才想讓城內生亂!就連把四面全圍了斷絕城內糧草他們都辦不到,要不然,豈不是更容易生亂?”
【……大戰當前伱們擋,死保將軍逃東方……】
他的話說完,又有一句這樣的話傳來,場面顯得很尷尬。
就好像在解釋:知道你們內部都各懷心思,有不少人早就在計劃萬一戰事不利便棄城而逃,給你們留了條生路。
反正如果你們逃了,後面換了明軍來守城,你們還攻得下來?大事定矣。
“領議政大人,這樣下去,確實不是辦法。”又有一個將領說道,“至少剛運來的一些糧食,要讓士兵吃飽。明軍又換了法子,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分兵去斷了東面糧道。”
“……本相會安排!”
尹元衡雖然點了點頭,心裡卻有點鬱悶。
眼下更需要保證的,是被他壓在城裡的文武百官。軍心自然不能亂,可這些大小百官家裡、他們的親眷家裡,同樣需要保證糧食供給。
如果連他們都保證不了,那才真是立刻就會大亂。
至於其他平民百姓……被圍城了嘛,打仗著嘛,能夠不餓死就已經要燒高香了。
所幸現在明軍也不知是兵力不夠,還是怕分兵去圍住東面會上其他方向有危險。如果被守軍斷了北面和西面,他們的糧草轉運也會出現大問題。
尹元衡想來想去也就只能是這樣,於是再次打氣:“糧食不是問題!暴明根本無法穩穩圍住四面,這才只能妄想嚇倒我們。北面、西面是他們必須守住的,剩餘兵力只能勉強圍住南面。這三面,城牆本就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最好攻的反而是東面。但既然江原道往京畿道的糧道暢通無阻,只要上下一心,漢城絕不會破!”
任由明軍再換套路,尹元衡姐弟仍舊勉力維持著守城戰時文武兩個方向的穩定。
這樣對峙的局勢已經持續了這麼久,大家彷彿已經習慣了。
哪怕明軍又換套路,卻終究還是隻喊喊話而已。
都說十則圍之。明軍雖然更強,但以這麼少的兵力卻始終放任漢城東面糧道暢通,除了辦不到,朝鮮文武想不出別的原因。
作威作福慣了,他們確實容易忽略漢城之中那麼多下賤平民的苦楚。
東城門是一直有糧食進來的,糧食去哪了呢?
“買不到!糧價漲了六倍了,還是買不到……”
僅僅允許在幾個點出門買些生活必需品,但是糧食越來越難買。
不能說尹元衡沒安排這些事,管著底下人分片管理,分出了一些糧食命令那些糧店賣給由胥吏領著的每戶人家集中來買,可實際操作的細節他哪裡管得住?
有多少大戶人家要以防萬一?
除了直接安排的軍糧和要員人家,流入民間的糧食真能被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