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7章、新舊之際,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狀的人這一年多來明裡暗裡的較量,其實如今的狀況已經被總結成了一句話:大明龐大的市場需求與內外原料供給之間的不平衡。
也不知這句話是誰先說的,說得真對!
“之前那些搭上了線的大商行,只唯恐如今的商路那頭有變!也不想想,他們只使勁往外賣掙錢,買回來的原料少,還佔了先機都賣老高的價!就這樣下去,談什麼十年為期產棉布數十倍?”
“要我說,外藩那些為君做官的,當真是不像話!若像大明這樣,讓百姓能安心種地做工,能買回來多少貨?再從廠裡一過,東西賣出去,那豈是如今這點銀子?”
“兄臺這麼一說……陛下稱外藩子民亦是子民,當真妙極啊……”
“就是官老爺們不能像前代前朝那樣教化蠻夷了。還是陛下說得好,不能以蠻夷視之!”
對這些沒能佔據先機但同樣精明的商人來說,現在他們眼中,如果外藩百姓也能用好,那就既是上好勞力,又是將來的顧客啊。
“聽說了嗎?今年那一批十年國債就要到期兌付了。要發新債了吧?上一回,那些大商行就是認購不少,這才搭上了線,現在又怕諸藩那邊與他們合作的王公權貴倒了臺。但是不同了啊,若朝廷真有四海如一、天下大同之策……”
“那些難民能從遼東這樣大舉過來……哎呀!慢了點!列位,我等也該一同憐其弱苦,聯名請願才是!”
“……妙極!妙極!我跑九連城,也識得些朝鮮官宦人家。雖不知還在不在,有人知道我啊!”
新年新氣象,大明不缺聰明人。
仍在安心過著春節的朱厚熜聽了陸炳的奏報不禁露出微笑。
果然不愧是嗅覺最靈敏的商人,不畏懼冒險的商人。
大明又不是隻有那一批越來越龐大因此越來越保守的大商人。
經過了這麼多年,大明的舞臺上,早已成長起越來越多的商人。
他為大明鬆了一些綁,自然就會有人冒出來。
這些人,無非缺一個機會罷了。
現在機會已經在面前,新舞臺已經搭好,鑼鼓敲響,場子已暖。
大戲也該開場了。
“嚴桑!大內義隆已經大勝尼子晴久,接下來就當真是我們對馬島了!”宗晴康這段時間老得更多了。
嚴世蕃仍舊不慌不忙:“別急,快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