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章、什麼檔次做天子同黨?,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傳出風聲。

“千里做官只為財”這種話的當然是不能明說的,官員待遇是提高了一些,但難道大家真的就是為了那麼點俸糧、那麼些旁人的奉承來擔這重壓、勾心鬥角?

名和利,後者看得更重的還是更多啊。

可是參策們也傳不出什麼“風聲”。

皇帝是在道德的不敗之地:普天下官員都是讀書人,人人都因治國平天下的表面抱負才出仕為官。不強求什麼,你們自己說,你們先說。

看看大多數人覺得該是什麼樣,以他們的意見為準。

這還能怎麼辦?

最終結果統計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那標準會被制定成什麼樣。

而正如許多人議論的那樣,這豈不是會有很多人擔心相比起來顯得自己很爛而硬著頭皮提高標準?那最終的標準豈不是會虛高?

汗流浹背了。

好意思就抄律條嗎?

若只抄律條,那麼較真起來的話,就會揭露出一個笑話來:人人都說天下大同,八九成是一家興隆。

偽君子,真小人。道貌岸然,衣冠禽獸……

不能去向皇帝再探聽一下態度,只能先私下裡商量一下。

“……老夫豈能向同僚們傳什麼話?”張璧連連搖頭,“國務殿不能這麼做,中樞也不能這麼做!回頭呈到御前,千篇一律,那就是上下一心欺君了!陛下明諭,這是要尋天子同黨,可不是我們這些國務大臣的同黨!”

說實在的,同黨這個詞都讓人感覺頭皮發麻。

朝臣同黨?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罪大惡極。

天子結黨?忠君不貳義不容辭,其心可嘉!

這就是區別。

張璧也萬萬不想將來留下一個“定了同黨標準讓後輩苦不堪言”的歷史評價。

愛咋咋的!

“無需多言,各稟各心吧。”張璧嘆了一口氣,“陛下素來深謀遠慮,不會不明白其中輕重。百官憂慮之處,陛下豈能不察?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事,陛下是不會做的。”

到張璧府上拜訪的,不包括楊慎、嚴嵩、黃佐、桂萼、劉天和。

嚴嵩家裡,嚴世蕃還沒離京,這一次他要等到萬壽聖節之後再重新去日本。

父子間的談話就坦率多了。

“……兒子雖是武官,又在企業裡任職,莫非也得自縛手腳?”嚴世蕃直白地說道,“有些孝敬兒子可是都收了,有些門路也會幫別人尋,在那日本欺行霸市更是兒子分內事啊!”

嚴嵩也有點糾結。

要是較真的話,當年他去浙江,還“奉旨受賄”呢。

他想得深一些,對皇帝其實也很瞭解。

但想來想去,他也不明白皇帝把話說得那麼滿是為什麼。

標準定下來之後,做不到就真的不讓再做官了嗎?

但這做官的標準和許多人做官的目的,大概本身就是衝突的。

閉上眼睛想了很久很久,嚴嵩才睜開了眼睛說道:“陛下是有大抱負、大心胸、大智慧的明君。這大同黨,立意極其高遠。百官奏對,仍以訓誡為主。既是訓誡,那就不是懲處。說一千道一萬,只有一句話:此乃陛下之同黨,自然便是聽陛下的!”

“……爹,兒子不懂。”

“人無完人,陛下豈會不予人改過的機會?但是要求不能低,方向不要錯!且放心,天下官員何止千萬,當真能統計出極為明確的標準嗎?最終,仍舊是概述要旨以為綱紀。依為父來看,如何修身齊家不是目的,如何治國才是目的!”

嚴嵩覺得自己想清楚了要旨:“以天下大同為名,就已經申明瞭目的。官員可以犯錯,但不能壞事、拖後腿。有礙天下大同這一目的實現的,就萬不能逾越!多為民,少害民,便能大面上讓天下所有官員一己一家之私總體上有個限度。”

像嚴嵩這樣看透了一些本質的,還有遠在河套的唐順之。

聖諭發到了這裡,他這才知道朝廷裡又有了這樣新的動向。

“天下大同……”

唐順之想起少年讀書時的感覺。

多少讀書人,年輕時會為之熱血沸騰?那是指引許多人的光。

而半生浮沉後,才知光中有塵,甚至於是塵霾深重。

有人選擇和光同塵,有人選擇以身燭照,有人選擇退隱山林。

幾千年來,誰能盪滌之?

唐順之不知道皇帝能不能做到,但是能呼風喚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