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章、被利用的嚴嵩,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大學並博研院之科研規制,如何改定考綱、編修百科教材,如何推行教育、教養蒙童,如何升學、考選,臣等是先商議好了一個草案。”唐順之開了口,“但其中有兩事,臣等想先問問聖意。”
“講。”
“其一,將來諸藩國之留學生,除考選予以簽證外,諸藩國主、重臣嫡子,是否命令必須在大明留學。”
朱厚熜眼神微凝,示意他繼續。
唐順之又道:“其二,科學院、諸大學之博研院、諸企業之巧研院,允不允外藩留學有成者任職,允不允他們將來再歸國。”
嚴嵩想起自己必須表的態,頓時正色說道:“臣以為,當明令諸藩國主及重臣嫡子在大明留學,外藩英才若任職大明科研要位,當入大明戶籍,不允歸國。”
朱厚熜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少年,坐在皇帝位置這麼多年,他立刻就明白了兩人真正想先和自己密議的事情是什麼。
看了一眼唐順之後,朱厚熜先笑了笑:“應德,你當日豪言壯語,眼下倒謹慎異常了。”
唐順之正色道:“大略上自當決斷不移,細處也需做好安排。正奇相合,亦兵法要旨。”
“兵法?”朱厚熜看著他的眼神,緩緩地點了點頭,“朕明白了。你們今夜真正想讓朕一同商議的,那是將來分藩大制。”
“天下大同,文教事也十分重要。”唐順之凝重地說,“若明年就對日本用兵,而後如何治理教化,上至諸王,下到有志遠赴藩國之士紳、商戶、百姓,都要有顆定心丸。”
朱厚熜果然想起了剛剛在文素雲那裡見到的孩子們。
卡蘿麗娜的兒子老三澳王今年已經虛歲十六,文素雲的兒子老七也已經虛歲九歲。
再之前在運動場那邊,還有十三歲的老四和王,張晴荷所生的老五和塔娜所生的老六都已經虛歲十二。蘭納王朝那王女阿查拉卡馬拉嘉靖十五年生下的老八,現在虛歲六歲;已經三十三才於嘉靖十七年生下皇九子進位為妃的德妃,養著皇宮裡現在年紀最小的皇九子。
倒談不上會有九子奪嫡什麼的戲碼,但唐順之現在想要朱厚熜考慮的是:將來分藩之後,這些藩國該從大制度和小細節上怎麼保證與大明的關係。
全由大明承擔財政壓力派兵鎮守自然是不可能的,各藩王為大明宗主治理地方,也必須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一兩代內也許還好,再到後面,仍舊是遠離大明、實兵實權的一國之主,到時候願意讓大明得到更多利益嗎?
一旦有機會,人人都有自己的根據地,會不會對中國帝位起心思?
“伱這兩個沒有定見的問題,就是問要不要他們送質子?要不要對藩國封鎖兵備和技術?”
朱厚熜提煉了唐順之表達的重點,唐順之預設地彎下了腰。
送質子留學,那無非就是讓藩國多一重忌憚。
封鎖軍事和工業技術,那就是讓藩國更多一重忌憚:大明的戰力始終要強於他們。
朱厚熜搖了搖頭:“質子這一套,太老了,沒多大意義。”
當年春秋戰國時,是流行這一套的。但國與國之間,真要打,會顧忌這些?
“封鎖技術,既非王道,也容易令大明將來傲慢,固步自封。”
唐順之抬起了頭:“臣以為,僅以邊貿、文化,大明地大物博、文教昌盛,終是大明獲利更多。久而久之,藩國不甘日積月累,是定然會出問題的。屆時不同如今,諸國主皆源出宗親。同室操戈一起,宗親之誼漸薄。”
“有一層宗室之誼,許多事就多了一層餘地。藩國之制,形同中國,則將來禮交、商貿都更加重要。只要矛盾不是不可調和,那就會衡量舉兵得失。中國以兄弟國視之,當以和為貴。中國地大物博,走得更快是自然;藩國根基薄弱,只要也是日漸繁榮,那就不會輕易破壞體系。”
朱厚熜倒是想得開:“真到了有那一日,哪個藩國腦子不清楚了,該伐交併用的,也無需再拘泥於什麼宗親。兄弟鬩於牆,不是什麼新鮮事,也免不了。你們過來,是想知道朕的底線吧?”
“……臣慚愧。”唐順之又低下了頭。
“說說你們真實的想法吧,認為該怎麼做?”
嚴嵩沒開口。
皇帝的這種表態,意味著將來分封在藩國的皇子及文武,自由度更高了,不會受到大明那麼多的節制。
唐順之則道:“既如此,中國諸制行於外藩,臣等自會在禮交、文教、商貿等事上訂立標準。今年諸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