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被卷得心痛,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些人察覺到,於是恰好今天有了這麼一出。
大明有了“弔民伐罪”、“征討四方”的可能,某些不思上進的人帶著各種憂慮,腦筋不清不楚地一起來玩這些花樣。
打仗當然是要花錢,但以大明如今的底蘊和皇帝的能耐,難道還能因為打這一仗打得寶票變了寶鈔?
貿易協定簽了,難道因為打仗,眼下的邊貿就會全斷了?
只怕終究還是有不少人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
打仗的話,其他後果難以預料,但至少從軍的將卒裡,這一回只怕冒出來不少新勳臣。
自己不求上進,還想斷了新人上進的路來保住自己的位置。
莫非當真以為各自尋些理由一起來兌寶票,就能讓計劃好列支為軍餉的金銀計劃被擾動?還是用這種方式,明裡暗裡向皇帝傳遞來自某些團體的阻力?
朱厚熜覺得自己最近這七八年也許太和善了一些。
陸炳領了命出門,和被嚴嵩領過來的李、尹元老擦身而過。
他和嚴嵩及李、尹元老點了點頭打招呼時,也是一臉嚴肅。
皇帝妹夫、錦衣衛一把手的神情讓尹元老心中惶恐不已。
風雲突變,本來是朝鮮國主委派的赴明副使,可現在尹任和尹元衡在朝鮮不知道真實情形如何,他卻被李指摘為“逆臣幫兇”、“殺父仇人”。
到了朱厚熜面前,尹元老正準備搶先辯駁,李也正準備再次痛哭控訴,卻沒想到大明皇帝直接開了口:“實情如何還不分明,李,你不是不知禮之人。到午門外哭嚎,成何體統?朕就此聽信你的話,你倒是有九成九把握繼位為朝鮮國主了。這點算盤,不要在朕面前打!”
李陡然一僵,尹元老也愣了一下。
為什麼?
也許是訊息太過震撼,他這個“外戚權臣”本身水平就有限,心亂之下更是沒想到這一層。
但現在有了大明皇帝給的“標準答案”,他也終於回味了過來。
是啊,如果弟弟能出手毒害李懌,那自然需要文定王后幫忙。
而既然已經敢這麼做了,又豈會放過如今的王世子?
說不定什麼改嫡次子為世子的“遺詔”都已經有了。
有文定王后在,自己兩兄弟的實力本來就蓋過尹任,世子派必定是凶多吉少的。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李一口認定是小尹兄弟夥同文定王后害了李懌,那麼文定王后親生的兒子還有什麼資格繼承王位?
在王世子也凶多吉少、庶長子也曾因罪被廢黜過的情況下,得大明相助“撥亂反正”的李,還當真極有可能繼位為王。
順便把一同伐倭的事都商議好!
朱厚熜看著臉色不定的李,冷冷說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驟聞劇變,你們的表現比尚元、毛龍吟還要差勁,談何忠孝?朝鮮上下,真是爛透了,只苦了百姓,天寒地凍還要逃命逃難!”
李瞳仁一縮,低著頭心臟狂跳。
“現在訊息還只是剛傳來!李懌究竟為何薨逝,朝鮮王世子身在何方,朝鮮如今情勢如何,你們不知道,朕也不知道!事已至此,急有何用?”朱厚熜冷眼看著二人,“朕已經說了,自今以後,只是兄弟之國。朕又不是你朝鮮判官,斷你家是非有何用?如今倒是內亂一起,伐倭大計當真要耽誤了!”
大明對朝鮮目前這個階段的態度是:形勢未明,不管!
大明不急,尹元老很急。
李安靜了下來,就只在大同館的客房裡做足了模樣遙祭父親守孝。
毛龍吟卻也很急。
這樣一來,大明什麼時候才能正式出兵伐倭,幫琉球驅逐倭寇復國?
“殿下,祝女雖已經在收攏臣民,但如今缺兵少糧……”毛龍吟在房裡走來走去,愁苦不已,“這究竟如何是好……”
過了這麼久,尚元的心情也早已平復了下來。
此時他倒是有點稚嫩又單純地說道:“那隻能先等著啊。姐姐來信說如今暫無性命之憂,我在這裡過得也很好。”
毛龍吟心情複雜地看著尚元。
“殿下難道不急著復國?一日不復國,殿下就無法收斂王上王后遺軀,安葬繼位。”
“……但沒辦法啊,姐姐只藏身於鄉民寨中。要趕跑賊人,只能靠大明瞭。”
“再晚的話,必有民間起義軍。若是他們逐走了倭寇,又或倭寇自行退走,琉球可就有人另行自立為王了!”
這種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