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被卷得心痛,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出面把事做了,誰自然就會眾望所歸。
他們並不知道已經發酵了幾個月的琉球如今是個什麼樣的局勢——島與島之間,隔著海。而躲到了最西南面靠近臺灣的尚清長女,也只是前不久才終於確切知道首裡那邊主島周圍群島上正是一個何等煉獄。
一封血書正漂洋過海送往寧波,遼東邊境鴨綠江畔,偵騎不斷過江,逃難的朝鮮百姓也不斷過江——已經凍上了,但仍不結實。
由於潮汐,鴨綠江其實並不容易完全凍上。只有氣溫連續到了零下二十度左右時,才有可能完全結冰。
今年正是這樣的寒冬,因此也更顯得朝鮮北部難民的悽慘。
外戚有野心,有兵權的邊軍同樣有野心。
都城那邊鬧出了這樣大的事,眼下的朝鮮已經是各方勢力登臺,各施手段。
龔用卿忙碌著收管難民的事,也極力收集著資訊。
遼東總兵官是西寧侯宋良臣。
朱厚熜繼位那年,他才剛剛襲爵。
郭勳去南京時,他當時還不夠了解皇帝。
後來,他提督整訓南京振武營有功,也聽了郭勳的勸,當真繼續在軍中建功。
現在宋良臣專門跑到了九連城這邊。
“龔侍郎,你久在朝鮮為使,熟知內情。如今我麾下哨騎也探知了不少訊息,依你之見,朝鮮究竟如何了?陛下將有何決斷?”
龔用卿當年哀嘆“被流放”,現在反倒成了關鍵人物。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龔用卿斬釘截鐵地說道,“宋侯,我正在擬寫奏報。我自難民口中問出的訊息,最好和您探知的訊息對一對。如今以我之見,此事應該是小尹沒把事情辦周密,給大尹留下了把柄,又或者大尹提前就有防備。不能一舉把事情做好,這才引發大亂,讓朝鮮邊將也起了心思!”
像這種政變,最要緊的自然就是快準狠!
沒能第一時間做好,然後傳令各方大肆撫賞安定人心,那不就反旗四起?
“我能探知的也只是他們邊將動靜如何,首要是不能禍及遼東……”宋良臣果斷和他交換著資訊。
明軍哨騎過江,本來也是很敏感的事。
只不過現在本就亂糟糟的,事出有因,哨騎也不顯眼。
但規模已經達到六七千的難民營就不一樣了,各種傳言匯聚。
龔用卿熟知朝鮮話,他“噓寒問暖”之下,倒是聽到了各種小道傳聞。
“有說王世子也一併沒毒死了的,有說大尹和王世子逃到了平安道平壤的。有說義州、朔州守將因為邊貿本就已是小尹的人,正在四處徵調丁壯糧草準備南下合圍大尹的……”
這平安道就是與大明接壤的朝鮮八道之一,義州更是在九連城邊上。
“……怪不得這麼快就有許多難民逃過來。”宋良臣若有所思,“像是如此……”
“宋侯!您還得盯著點建州!”龔用卿凝重地說道,“也有難民是從東北面的咸鏡道長津一帶一路逃過來的,女真人倒是未卜先知一般,也不知道是不是咸鏡道守將早就知道風聲,有了野心!”
宋良臣呆了呆:“女真人也攪和過來了?”
龔用卿冷笑一聲:“我在朝鮮呆了那麼多年,那朝鮮國主亂政多年,勳舊、權臣、世林你方唱罷我等待,早已不得民心。咸鏡道苦寒之地,若能用它換了女真為助,在那裡苦捱多年的文武有異心不奇怪。只怕是小尹此前辦事不周,拉攏諸地文武時就讓一些有心人猜出了事將有變!”
“……好!龔侍郎,只怕陛下和朝堂諸公也正等著更詳細的奏報。事不宜遲……”
在這寒冬臘月裡,更多的資訊在匯聚。
必要的造勢也正在進行。
十二月的第一期《明報》上,刊登了兩件事情。
其中一件,是琉球王女呈到京裡的血書。
“琉球以王女為祝女,終生守貞,侍奉神靈。倭寇肆虐琉球時,那王女剛好在外祭祀神靈、祝禱開漁順利,幸而逃得一命……”
寒冬時節,京城百姓們在茶樓裡喝著熱茶,吃著乾果,興致勃勃地聽說書人講那裡的故事。
“……噩耗傳來,聽聞那王女泣血三升,裙裾都染透了!嘿,誰知倭寇殘暴,這才剛開始!如今啊,直如畜生一般,在那仙島一般的琉球京都那是殺光、燒光、搶光!除了些丁壯和貌美少女被搶走為奴,老的,小的……”
說書人唾沫橫飛,表情精彩,聽客連連咋舌。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