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文武狀元一同招呼的福分,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如死灰。
特戰營有些人覺得唐順之是在強行搶嚴春生的風頭,嚴春生給了他們一個顏色。
朱麒聽著唐順之仍舊算是均勻的氣息,低下了頭再次進入垃圾自省時間:這次的功勞應該夠了,陛下眼光卓絕,大明將來的軍功舞臺是他們的。
當皇帝讓他來太原鎮時,朱麒一度以為自己以後將是復套的主力。
現在他知道了,皇帝是讓他來這裡抱大腿的,就像當初讓郭勳去大同抱俞大猷的大腿一樣。
他也無比感激郭勳當時送到廣東的那封信:趕緊跪,幫欽差殺,準備拼命。
一念之差,今天也許就會不一樣了。
或者說一念之差,當時就沒有今天了——朱麒還能時時記起張孚敬當時看他的眼神,那傢伙是真準備連他一起砍了的。
皇帝多需要他們這些舊勳臣來打仗嗎?
……
嚴春生也看不懂唐順之要這麼做的第三層。
捷報到京城,朝野震撼無比。
河套就這麼回來了,袞必裡克被生擒,套虜被俘近四萬眾。從東往西,加上之前的幾戰,此次殺敵過兩萬,黃河還不知沖走了多少,留在黃河南面的還有兩萬多套虜軍民,此前嚴春生又生俘了近三萬。
夏言喃喃自語:“陛下識人之明……”
他還記得當初自己到京城來做總參謀、唐順之以區區二十多歲的年齡出任總督時朝野的不信任。
幾年時間一過,外滇歸服、交趾事畢、馬六甲克復、河套盡歸、北虜衰弱已成定局。
張孚敬長呼一口氣:“河套俘獲了那麼多牛羊,軍糧倒是能緩一口氣了……”
楊慎能怎麼說?楊慎只能感慨:“靖邊伯之才,鎮安伯之勇,當真千年一遇。”
“眼下得趕緊商議如何善後了。御駕在開平,獻捷、獻俘怎麼辦?河套既歸,如何派官、駐兵、遷民……”
一大堆的事要處置,這是一個幸福的臘月,也是一個煩惱的臘月。
毋庸置疑的是大明會多一個省級的邊區,甚至兩個——還有開平南面的大寧舊地呢。
多出來的疆土,必須作為實土去管轄。河套太值得好好經營了,大寧的縱深,對北京的安全也至關重要。
“成國公,餘駙馬,群牧監、通驛局、轉執行、建設局……”張孚敬很快想到了很多事,“須得提前做好準備了。”
驛路和驛站的修復、延伸,邊境城池寨堡的修築,馬場,物資轉運……
京城這裡,要先拿出明確的方略送到開平。
自然而然,還需要有新邊區的劃界,以及河套那邊的總督人選。
“……只能是唐督臺。”夏言眼神莫名,“當著鄂爾多斯族人的面,親手暴起殺人,他與套虜是結了仇的。韃子畏威而不懷德,先用重典是理所應當的,應德要做這惡人。”
張孚敬不置可否,他清楚夏言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唐順之太年輕了,現在又立下這種不世之功,他後面的路怎麼走?
把河套的基礎重新打下,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時間。這一代人的時間裡,那裡既需要一個韜略邊事壓得下異族環伺、內情複雜的人,又需要一個讓河套改天換地、再現塞上江南的人。
那裡已經不再會有多少軍功,若只是去那裡混一份官途經歷,如何能把大事做好?
唐順之直接在那裡說了他就是將來河套一帶的總督,然後又對套虜大開殺戒,就是為了向皇帝和朝堂重臣傳遞一個資訊:他在河套,能把事辦好,大家也不用擔憂他可能擁兵自重。
毫無疑問,投降的套虜如此之多,陛下是要想辦法直接招撫的,不會讓他們也受唐順之節制。
這個事情怎麼處置,需要考驗君臣的分寸了。
大明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朵顏三部的問題都是百年前的老黃曆了。
捷報第一時間傳到京城,快過年的京城百姓興奮異常。
陛下御駕北征,現在真的是勢如破竹了。
河套重歸大明,距離大明最近的右翼韃子幾乎被一掃而空,這不是盛世之象是什麼?
至少從此以後,山西、宣大、京城,都不用擔心韃子南侵了。
鞭炮早早地被拿出了鳴放,《明報》的號外迅速放出了風聲:大捷得來不易,如今首要事便是支邊。糧草、軍餉、屯墾……諸事說的是展望未來,但更明顯地是敲打江南富庶地方的人。
陛下凱旋已是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