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9章、陸地神仙,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舉會試的武試正式開始,眾武舉耳邊還一直有五軍營裡絡繹不絕的操練聲。

每個區域都有專門的評分考官,在這個區域的考官,來自邊鎮。考力量那邊的區域,考官來自兵部和兵科。考箭術和步行槍刺的那邊,考官則來自五府。

而比武臺那邊,評分考官則來自皇明大學院,那兵學院裡的“五嶽”。

楊一清、顧仕隆等人,則坐於點將臺。

到了下午時,今天第一場就要考馬上射箭和馬上槍刺的陸炳還在排隊候考。

和他一組的,也有錦衣衛衛學裡的人。

他們的身份,在排隊的交談中已經被人所知曉。

現在一邊觀察著競爭對手縱馬在那裡考試的情況,有人也問陸炳了:“陸兄弟,你們一直在京城。這京營之中,操練竟是一練一整天嗎?”

陸炳嘖嘖作聲:“這可不是尋常的操練。”

“這話怎麼說?”

“尋常操練,如今京營是一日練武,一日演陣、一日上課。但眼下,各省各邊決出的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將官前三,那些縣爵的京城大比,也在這裡。”

“……是他們?”

“咱們只比個人武藝,他們人人領一總,操練新兵。”陸炳嘴角帶著笑,“去年今年應募到五軍營的新兵,遭大罪了。那都是大明各省悍將們的前程啊。”

“……陸兄弟知道得真多。”

陸炳咳了咳,掩飾道:“他們已經在這裡練了快三個月了。等咱們比完,他們也要在這裡比的。這事不新鮮,京城裡早就在議論。”

“是嗎?”陸炳的熟人朋友問了一句。

“伱不知道?你太用心準備會試了!”陸炳很肯定地說,然後突然大喊,“好!”

他眼睛看著場中考生的英姿叫好,旁邊人不由得看了看他:你小子陰險,人家這一箭脫靶了,你叫好,是因為少了個競爭對手嗎?

陸炳面不改色:沒控好馬,怪我嘍?

而另一邊的俞大猷已經比完了舉重和負重攀行,純力量,不算他的強項。

因此現在這演武評分,對他來說就很重要了。

這方面,俞大猷頗有自信。畢竟自己一直沒中文舉,就是因為分了太多心練武、學習兵法。

“泉州俞大猷,上臺!”

聽到這個名字,點將臺那邊閒談的楊一清和顧仕隆也停了下來,目光移過去。

那道兵部為湖廣平叛敘功上的奏疏上,皇帝只批了兩個名字:顧仕隆、俞大猷。

現在,靖國公在臺上,俞大猷也登了臺。

“泉州俞大猷,見過諸位考官。”

他的聲音遠遠傳過來,楊一清眼神微凝:有生員出身,禮儀比之前上臺的許多人要好。

“他文試第一?”顧仕隆問道。

楊一清點了點頭:“虛歲十五就中了秀才的。”

能在這個年紀考中秀才的,進士不敢打包票,一般都是地方上極為看好的舉人種子。他的學問,在這群武舉人當中自然是最優秀的一批。

“且看看武藝。”顧仕隆微眯眼睛。

俞大猷在演武這一項,選擇的兵器是長劍。

考慮到選他們是要到戰場之上立功,演武選長劍的很少,刀、槍、錘、戟居多,畢竟更彪悍。

演武,就只是自己一人耍套路。兵學院這從各地延請來的武術名家,五嶽們從中會看的,自然有考生的下盤、步伐、力道和武藝基本功。

俞大猷只耍了幾招,其中三人就目光一綻。

江湖上有眼力的,很快就分辨出來了他的師承。

荊楚長劍的弟子!

點將臺上,顧仕隆識不出什麼荊楚長劍這種師承,但他輕聲點評了一下:“不是花架子。”

“雖是襲替了武職無奈考武舉,但今年武舉之制大改,他仍舊來參試,果然也有幾分憑恃。”

“明日開始較技,這十八般兵器的,用這新法子點到為止,那些勢大力沉的倒要吃虧了。”顧仕隆說道,“他慣使長劍,更加靈動,這回倒佔了些天時。”

“那也是他的運道。”楊一清繼續凝視著比武臺上演武的俞大猷,話說得一語雙關。

就不知他兵法韜略如何。

看他之前文試的答卷,似乎用心的也是易經。

日落又日出,第二天開始,比武臺上就是兩兩較技了。

每人不拘抽籤分組,也沒什麼攻擂守擂,全按先後順序,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